当前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大农村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发生比较普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主要有慢性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乙型脑炎、肠病毒感染、布氏杆菌病等.为了控制、净化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不断提高母猪的生产水平,促进养猪业发展,将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几种主要传染病,有的症状相似,都有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则,屡配不孕,流产,早产,产仔数减少,产死胎、木乃伊胎、畸胎,仔猪发病、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等现象,不容易诊断,因此要搞好鉴别诊断.防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重点是搞好防疫和消毒.
其他文献
马头山羊母羊营养水平对其体重、羔羊初生重及成活率影响试验,经统计分析,营养水平高低对增加母羊体重,羔羊的初生重、成活率呈正相关.通过圈养或半牧加补料,在较高营养水平的饲养下,羔羊平均初生重提高25.15%,2月龄羔羊成活率提高12.1个百分点,窝重增加29.41%,收到了较好效果.
本文选用10个SSR标记,经PCR扩增、9遗传多态性研究,并以白玉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和新疆山羊作对照.结果表明,10个SSR标记在高原型藏山羊、山谷型藏山羊、白玉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和新疆山羊群体的平均H、PIC、Ne分别为0.673/0.631/4.3、0.680/0.649/4.7、0.777/0.660/4.3、0.797/0.716/5.1、0.793/0.561/3.2
凉山半细毛羊是我国培育的唯一一个48~50支半细毛羊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在凉山州扶贫攻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引入波德代绵羊品种的背景、必要性、依据和存在问题。认为:波德代羊的引进,不仅仅是适用于凉山半细毛羊.由于它适应严酷的气候和饲料条件,又是生产同质毛,并且其羊毛细度的分布范围大(50^-5$支),因而也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细毛
通过PCR方法克隆了PCV1 ORF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D-ORF2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同时根据GenBank中的PCV1 ORF2基因序列设计了用于FQ-PCR的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通过条件优化,以定量的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pMD-ORF2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PCV1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1拷贝/μL,线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与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四对特异性引物,用套式PCR方法对广东地区的规模养猪场或个体养殖户送检的144份猪血清进行了猪圆环病毒1型(PCV1)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检测.结果显示PCV1阳性血清21份,PCV2阳性血清40份,PCV1与PCV2均为阳性的血清7份,PCV1阳性率为14.6%,PCV2阳性率为27.8%,PC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 O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对PCV1 ORF1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ORF1基因(939bp)克隆入pMD18-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MD-ORF1.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ORF1与澳大利亚分离株AY754015.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6%.与其他PCV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98.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
分别用PCV2 ORF2的重组质粒pAdTrack-ORF2 DNA疫苗,PCV2 ORF1加ORF2的重组质粒pAdTrack-ORF1+2 DNA疫苗,壳聚糖佐剂包被的pAdTrack-ORF2 DNA疫苗,壳聚糖佐剂包被的pAdTrack-ORF1+2 DNA疫苗,以及脂质体佐剂包被的pAdTrack-ORF2 DNA疫苗、脂质体佐剂包被的pAdTrack-ORF1+2 DNA疫苗注射免疫小
近几年,猪病越来越复杂化,猪场每头繁殖母猪年提供育肥猪的数量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母猪配种准胎率低,流产死胎多,产仔成活率低,仔猪育成率低,育肥猪死亡率增加.为什么养猪的新技术、名牌饲料、高效兽药疫苗、先进的养猪设施设备层出不穷,反而母猪单产水平有所下降?使一些养猪场户谈病色变,结果苗没少打,药没少用,猪没少死,有的猪场甚至在养猪业高峰期(2004~2005年)却赔了钱,在今年的低谷期更无法生存
本文用ELISA对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及福建等5个省区的33个猪场1650份血清的猪增生性肠炎抗体进行了检测分析;采样方法为在每个猪场随机抽取后备母猪5头、经产母猪5头、3~4周龄小猪5头、8~10周龄小绪10头、13周龄中猪10头,18周龄中猪10头猪和24周龄大猪5头的血清样品.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3个猪场中猪增生性肠炎抗体全部阳性.但不同阶段的阳性率不同,后备母猪和母猪阳生率高达50~
根据报道的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菌毛结构基因DNA序列,在其保守区用Goldkey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经PCR扩增从20株野生分离株质粒中得到17个大小在815 bp左右的阳性产物。经纯化、连接、转化、筛选及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确认所克隆的外源基因与报道的K88菌毛(亚单位K88 ab、K88 ac、K88 ad)蛋白结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菌毛蛋白结构基因的保守区间没有发生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