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因共表达腺相关病毒骨架载体的构建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含U6和CMV双启动子的重组腺相关病毒骨架质粒,以便于包装含有nogo基因RNA干扰片段和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腺相关病毒,为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病例原因分析,降低腰椎二次手术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4年8月腰椎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术后疼痛症状不缓解,导致非计划再手术的病例共3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23例。腰椎减压融合术31例,腰椎峡部裂钉钩系统内固定1例,单纯髓核摘除术5例,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1例 。通过统计分析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情况,及其
目的:通过对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肿瘤学和功能学结果,探讨其外科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1例长海医院关节骨病外科股骨颈良性肿瘤微创治疗后的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18-56岁。
目的:探讨桡骨短缩和关节镜下减压治疗尺骨负变异的LichtmanⅢA期月骨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通过文献复习和对1例桡骨短缩和关节镜下减压尺骨负变异的LichtmanⅢA期月骨坏死临床病例3年随访结果分析;结果:文献报道月骨坏死呈渐进性发展,早期发现和分期治疗是关键,本例患者通过3年随访,下尺桡关节对应良好,月骨未进行性坏死,腕高比同术前,Cooney腕关节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科诊治的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16例,均无其它部位骨折。
目的:探索"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尿管重置率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96例,年龄65岁—75岁,平均年龄72岁。男性44例,女性52例。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空心钛螺钉治疗喙突及肩胛盂上缘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骨科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并前入路手术治疗的肩胛骨喙突骨折并肩胛盂上缘骨折患者4例,2例为车祸伤,2例为坠落伤;按照目前常用的Ogawa分型为I型,4例患者均行Kim推荐的前方微创入路进入,空心钛质钉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3周。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平均56.6岁(45-70),主要责任节段分布:C3/410例,C4/520例,C5/66例C6/70例.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后的转归.方法 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治疗的107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男60例,女47例;年龄16~60岁(39.9±14.3岁);病程3d~10年(16.9±21.0个月);突出节段L3/46例,L4/546例,L5/S155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3~6个月无效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伴马尾神经症状者采
目的:评价后路带线锚钉单开门联合前路显微镜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3-12~2015-02间行后路带线锚钉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前路显微镜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例8例,其中男6例,女2例。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具体实施方案:组建功能康复、压疮管理、静脉治疗、安全管理4个品管圈。每个品管圈5人,无交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