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俯冲带的地震学特征

来源 :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成立暨海底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2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马尼拉海沟及周边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地震台网数据中心共搜集了1965个地震目录,时间为1978年至2002年,震级Ms4级以上.收集了美国哈佛大学确定的270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了各次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地震的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两个方面,讨论了马尼拉海沟俯冲带的地震学及应力场特征.主要结论是:(1)在菲律宾海板块的NWW向应力场和仰冲的作用下,马尼拉海沟东倾俯冲于吕宋岛之下,无论是地震分布还是主压应力场都反映了相同的分段特征,可大致分为南、中、北3段.从北向南,震源深度变深,其中,深源地震集中海沟南段的12°~14°N处.北部主压应力方向为NW,中部较复杂,而南部为NE向;(2)大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尤其是7级以上大震的主压应力方向表明,菲律宾海板块在马尼拉海沟对欧亚板块的作用力方向为NWW,且以水平向挤压为主.但由于受到东侧吕宋岛菲律宾大断裂、东吕宋海槽和菲律宾海沟等的应力调整以及台湾西南俯冲的影响,海沟东侧的主压应力方向具有上述不同分段性;(3)菲律宾海板块的NWW向运动的挤压和欧亚大陆的SEE向运动,它们方向的对冲性,可能导致了南海东部海盆的NEE向古扩张中脊-黄岩海山链不能够向两侧扩张;与此同时,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在吕宋岛周围形成一个复杂的形变区(局部拉张),东吕宋海槽和菲律宾海沟向西俯冲,北面又受制于台湾西南的俯冲,引发南海海盆在马尼拉海沟地区成为物质挤入和俯冲的有利场所,从而形成马尼拉海沟俯冲带.
其他文献
21世纪,人类将面对全球变化与全球化的新形势与严峻挑战,在保护和改善环境、创造人类聚居新型式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1972年6月在斯德哥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中就
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无不影响着土地使用和工程建设中的经济利益,实质上影响的是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中的"权利"问题,应是规划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引
会议
本文探讨"三零方案"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用人工生态绿地处理污水的新工艺、新技术的方案,实现城市污水零排放、政府零投资、运行零费用.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股
城市森林在城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意义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成分,规划建设城市森林是城市建设者的职责之一.在城市外围规划建设生态屏障型城
本文研究是为配合无锡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所做的一项专题研究.笔者认为城市是建设在具有特定生态特征的土地上生活、生产场所,与自然生态要素空间相匹配和过程相匹配的城市空间
交通管理规划是一种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使用效率的规划方法.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尤其是由旧城区发展而成的城市中心区开始进行此类规划.本论文针
晚侏罗世,东亚地区构造变形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以前的陆内造山到晚侏罗世以后强烈的陆内裂陷.黄海及邻区发生强烈的裂陷作用.根据裂陷盆地的几何形态和展布特征可归纳为
会议
随着在深水勘探开发不断获得新的进展,深海勘探成为海上油气工业的热点.以500m水深线为界将南海北部近海划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表明,南海西部近海主
会议
论文回顾1980年代以来对城市地区的研究,结合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提出城市地区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沿海城市密集地区未来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