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米诺的体外抗菌作用

来源 :上海市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k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头孢米诺对近期临床分菌菌株包括肠杆菌科、糖不发酵细菌以及厌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对884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316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不产酶株96株,单产ESBLs菌173株,单产AmpC酶菌6株以及产ESBLs+AmpC酶菌41株。头孢米诺对上述不产酶及单产ESBLs菌株、变形杆菌属和摩根菌属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90值是头孢关唑和头孢西丁MIC9o值的1/4~1/16,抗菌活性优于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头孢米诺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AmpC酶菌株抗菌活性以及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糖不发酵菌的抗菌活性差;头孢米诺对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米诺对不产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受试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两种酶抑制剂复方,对上述两种细菌中的单产ESBLs和产AmpC酶菌株以及其他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均不及碳青霉烯类。结论:头孢米诺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摩根摩根菌以及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此提示头孢米诺可作为上述敏感菌(不产ESBLs酶)所致的各种感染,单产ESBLs酶菌(不兼产AmpC酶)的所致感染,以及厌氧菌所致感染的选用药之一,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病情加以选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择IBS-D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检测血清5-HT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目的:探讨耳压加体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Juvenile simple obesity,J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JSO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耳压加体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体针治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体重、BMI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在观察期内差异有显著性,耳压加体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对体重、BMI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压加体针
本研究是在上述耳穴诊断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为使耳穴诊断法更具客观性,课题组运用计算机、数码相机、物理、光学原理等现代先进技术对耳穴诊断检查手段进行改进。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观察急性腹痛病人及健康对照组的耳穴反应变化规律,主要是通过视诊法、触压法、电流探测法等多种耳穴诊断方法对腹痛病人及健康人的耳穴观察和诊断,进行耳穴诊断相关性、相符率的比较,旨在证明耳穴诊断能为腹部疾病、腹痛的定位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期我们对国外耳穴文献进行整理,旨在了解国外对耳穴临床运用研究的情况,研究表明,耳穴疗法在国外替代疗法中使用及研究较为广泛,并涉及各系统,特别是在一些疑难杂症中运用,具有较好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尤其体现在镇痛和抗焦虑方面。总体来说,通过西方学者的研究,在替代疗法里,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耳穴疗法是相对具有特异性,具有某些治疗疗效,并且无伤害及副作用,费用较低的特点,得到众多研究学者的青睐。近20年来,通
目的:综述近5年来国内儿科疾病中以耳针作为主要或辅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80101/20120601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上的有关儿科疾病中耳针治疗的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耳针治疗作为一种无副作用、易于执行及被接受的外治法,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国内儿科疾病中广泛运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查阅近5年有关耳穴的文献,从耳穴名称及定位标准的发展、耳穴临床诊断的进展及耳穴临床治疗的进展三方面总结耳穴临床新进展。认同及肯定耳穴疗法在临床上的疗效,并提出现发展所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目的:初步观察食管癌患者耳廓的特异性变化.方法:按标准选取52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两组左右耳口、食道、贲门等27个耳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并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耳廓皮肤颜色,配合运用CLRH-A型耳穴探测器测定这些耳穴的低电阻反应点,对所有数据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观察组耳穴有多个区域出现多方面的明显变化:耳食道区出现不规则的结节或出现棕褐色或暗红色变化,肿瘤特异区
目的:评价黄连素单用或联合万古霉素对艰难梭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黄连索及万古霉素对2008至2009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50株艰难梭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棋盘法对该50株菌株进行体外联合药敏测定。选取2株临床株、1株标准株、1株瑞典临床株(核糖核酸型027)进行黄连素(64 mg/L和128 mg/L)和万古霉索单药(1/4~4MIC)及联合用药的体外杀菌曲线研究,
目的:探讨相关耳穴表面物理特征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观察组)并设既往无腰腿痛病史患者4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耳穴腰骶椎区域压痛强度及血管、皮肤、形态改变,并计算耳穴腰骶椎颜色色差值.结果:观察组耳廓耳穴腰骶椎颜色色差值为(90.06±11.64) NBS,对照组为(33.67±4.00) NB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耳穴腰
目的: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与临床主要分离菌的耐药率。方法:对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统计。结果:在抗生素DDDs的排序中前10位包括5种头孢菌素类、1种喹诺酮类、2种大环内酯类、1种头霉素类和1种单环β内酰胺类,尤其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最高。在临床分离菌中最常见的5种菌种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细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