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对草原矿区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三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典型草原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研究施入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数量均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P<0.05);施用微生物菌肥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土壤中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未施肥样地分别增加29.0%、92.6%、25.7%、75.7%;通过相关分析,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微生物菌肥施用方法和施用量的组合中,沟施法与较大的菌肥施用量作用下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数量较高,土壤酶活性较强;草原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施用微生物菌肥改善了原状土壤环境,对增加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了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的 建设经验,探讨了网络架构设计、实时数据库性能、大量数据点通讯优化等重要技术问题,并对新能源监控系统智能化运行的实现进行了探索,提高了集控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
为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以及修正结果的稳定性,提出了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该方法基于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通过引入产流误差平稳矩阵,在计算方法中增添了稳定约束项,使时段产流修正值相互联系,增强了修正结果的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水电开发的提倡,发电厂的能耗和发电成本越来越被各电厂重视,而作为发电成本中重要的厂用电部分,对电站的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这部分成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传统的方法更多地考虑如何减少用电负荷及厂用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水流动能水轮机是将海流、潮流、河流等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的关键装置,装置结构简单,但其转轮附近的流动状态复杂并且具有强烈的非定常性。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一大批百兆瓦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在电网结构中占比不断加大。大量的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后,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
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但长观井的水位变化易于实时监测,可直观反映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过程。本文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原理,从地下水动态均衡角度划定地下水位适宜变幅,探索以锡林河流域为典型的半干旱内陆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预警方法。
传统灌溉的目标是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水分以获得单位面积上的最高产量,而随着北疆干旱荒漠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以及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提高水资源产出等要求的提出,单位水量的投入而能获取的最大效益的作物水分生产关系成为研究热点。
典型干旱草原区的天然植被作为干旱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作为干旱草原区最为关键的生态因子,水不仅是干旱草原区绿洲生态系统构成、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而且决定着干旱草原区绿洲化过程与荒漠化过程两类极具对立与冲突性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
中国东北黑土区大部分位于季节性冻土区,是中国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土壤疏松,冬季经历冻融与土壤风蚀双重作用,导致该区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制约中国粮食安全生产。
基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承载系统具有数据多元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评价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2年达茂旗全旗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一般水平,占全旗总面积的42.59%,降水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生产、生态用水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