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的趋花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文献记载,绿盲蝽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花具有趋好习性,但迄今未见有系统研究.最近,我们对绿盲蝽的趋花行为做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系统调查近200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消长动态,发现花期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发生数量明显高于非花期.
其他文献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毁灭性病毒病,而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自2006年以来,我们陆续在广东及广西多个地点发现朱槿曲叶病和黄秋葵黄脉曲叶病。病原检测、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病害是由CLCuMV侵染引起的,并伴随有卫星DNAβ分子;进一步比较显示,华南不同地理区域的分离物DNA-A及D
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是RNA和蛋白质,这两大类物质及其次级产物维持着整个生命的有序活动。任何基因表达调控程序上的缺陷或紊乱,均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烟草IP-L基因是研究发现的与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外壳蛋白互作的寄主基因。为初步了解IP-L的表达调控规律,并为揭示其功能提供信息,我们用PCR方法克隆到
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属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又名中国蔷薇,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朱槿曲叶病在我国广东、广西严重发生与流行,疫区病株率高达80%以上.病株典型症状表现为叶脉增厚,叶片向上卷曲,叶背有耳状突起,叶片变小黄化,植株矮缩,开花受阻,最终造成落叶或整株死亡.
会议
针对褐稻虱强致害力生物型的发展,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一批抗褐稻虱种质资源,利用田间高致害力褐稻虱种群进行苗期鉴定和抗性单株分离提纯.获得了抗性材料5份,中抗材料8份.分别占鉴定材料的3%和4.8%.对抗性株进行抗性提纯,经三代提纯,从两份种质中,获得12个纯抗株系.用纯抗株系进行抗虫育种,获得了高抗褐稻虱的杂交稻恢复系及常规稻品系4个.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能引起植株黄叶、枯死,造成千粒重下降,稻米品质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灰飞虱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RSV)、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等重要病毒病的媒介。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灰飞虱为害不同时
鞘脂质(sphingolipid)是细胞膜上的重要组成成分,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凋亡,胚胎的形成和发育。动物和酵母中的鞘脂质代谢的功能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代谢中间产物,如神经酰胺、神经鞘氨醇、1-磷酸-神经鞘氨醇、1-磷酸-神经鞘氨醇是在很多生物反应进程中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神经酰胺位于鞘脂质代谢途径中的中心位置,是调节细胞周期、分化、衰老、坏死、增殖和凋亡的关键脂类物
通过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发现热激蛋白HSP 70(heat shock protein 70)是Cry 1Ab等Bt毒素在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中肠上新的受体蛋白。为了研究和探索Hsp70与亚洲玉米螟对Bt抗性产生的关系,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上热激蛋白HSP 70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O印70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Bt
棉花(Gossypium spp.)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幼虫取食为害后会被诱导释放以萜烯类物质为主的挥发物,这些挥发物对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对棉铃虫取食6h、12h、24h和48h的Affymetrix棉花基因芯片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6个与萜烯类化合物合成途
前人研究表明蝴蝶可借助太阳和磁场利用生物钟基因(cryptochromes,cry)进行定向,但对夜蛾类定向迁飞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研究棉铃虫迁飞的定向和生物钟机制,本研究克隆了棉铃虫cry1和cry2家族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棉铃虫cry1包括7个基因,分别命名为cry1a,cry1b,cry1c,cry1d,cry1e,cry1f,cry19;cry2包括7个基因,分别命名为c
研究发现,绿盲蝽对寄主绿豆有明显的选择喜好性,间作绿豆诱集带可降低棉田绿盲蝽的种群发生数量。最近,我们研究了绿盲蝽与绿豆之间的化学通讯关系,试图从植物挥发物角度解析绿盲蝽的这种偏好行为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