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理论模型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正确地确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权值标度,得出各层面类型读者的文献资源配置规律,建立具有各馆特色的,符合学校学科发展情况的藏书结构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基本满足全军对军事理论科学信息资源的需求,坚持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突出知识组织与服务,力求功能创新,经几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本文以VOD为重点构建的新馆视听服务,为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是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延伸,强化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中心功能.适应了图书馆新馆大众型、数字型、研究型"三位一体"功能定位的需要.
本文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再认识.认为数字图书馆,一个是承载着现代人的思想,一个是承载着历史的负重,它们都是图书馆的一部分,难解难分.
本文探讨个性化教学用书信息服务.认为在高校图书馆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如何适应发展需要,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教学用书需求,提高经费效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数字图书馆的存储需求与规划.认为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的主体,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知识的存储、组织和有效利用同样也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本文论述数字化建设的冷思考.提出必须认识到图书馆信息化并不等于单纯的信息资源数字化,而恰恰在数字化方面,图书馆没有优势可言,从将来发展来看,图书馆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可能.
本文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中的版权问题.认为信息组织除了考虑技术因素外,另一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作品的著作权问题,这是图书馆工作在信息时代向纵深渗透和向外延伸拓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本文讨论人文视野中图书馆学的思考.认为现代图书馆建设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对象是读者与用户.图书馆作为人类公共需求产物,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在为人们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基本原则.
本文论述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的构想.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现有文献数字化生成电子书,另一种是按照某种知识体系和相应的组织结构,将相关资源添加原数据后著录到资源库或资源库群中.
本文提出联合国资料是国家图书馆特藏,在文献数字化、网络化极大丰富的今天,国图对联合国网络资源的开发是滞后的.笔者对联合国及其网络资源进行了调查,使其成为快速查找,有效利用联合国资料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