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酸钠废渣玻璃固化研究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美国环保部规定的毒性特性浸出程序法(TCLP)以及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砷酸钠废渣固化前后的特性.研究表明:固化前砷酸钠废渣中砷浸出浓度高达6380mg/L,属于危险废物;采用玻璃固化后玻璃固化体中砷的浸出毒性浓度最大为4.49mg/L,小于限定值5mg/L;XRD结果显示,砷酸钠废渣中砷的主要物相为Na4As2O7、Na3AsO4以及NaAsO3、NaAsO2,固化后玻璃固化体呈现出明显的非晶态;SEM电镜研究表明,玻璃固化后原本松散、无序的表面变得致密光滑.
其他文献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对比研究了钛酸铝和碳化硅材料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和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温度的增加,不同材料载体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而再生效率呈线性关系逐渐增大,再生温度的陡增不能直接导致再生效率的陡增;在碳黑剧烈再生时,钛酸铝材料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远高于碳化硅材料载体;压
在一台由柴油机加装天然气供给系统改装而成的双燃料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分别探讨了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λ)随喷油提前角变化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R为0时,λ过大导致热效率低.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着火提前,燃烧得以改善,提高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大爆发压力,折合热效率升高,热值折合油耗降低.喷油提前角一定时,最大压力升高率、最大爆发压力和折合热效率随EGR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热值折合油耗先降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气道稳流评价方法不合理假设过多,不能对内燃机瞬态工况下充气效率、涡/滚流比等进行预测难题,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气道稳流试验结果进行瞬态气道性能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缸内压力变化、气体流动状态、充气效率、涡流和滚流的演变规律、残余废气、压缩比等因素,摒弃了传统评价方法中缸内压力恒定、充气效率为100%、气体不可压缩等不合理假设条件,建立了内燃机气道稳态工
天然气的物化特性决定了其燃烧过程存在点火能量高及火焰传播速度慢等问题,在稀薄燃烧条件下上述问题会更加严重.为了保证稀薄燃烧条件下能顺利点火,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加入臭氧改善天然气燃烧性能的思路,并通过软件Chemkin研究了添加臭氧对甲烷滞燃期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对改善燃烧的化学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发现添加臭氧后,某些基元反应的温度敏感性、且自由基和中间物质的浓度和出现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排放和油耗法规的日益严苛,柴油机燃烧系统更为复杂.如何快速准确地评判燃烧系统的设计是否在整个运行工况上满足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等目标,是发动机燃烧开发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车用柴油机燃烧系统优化设计从单工况点到多工况点论述了目标函数的构建和评价方法,并对一台车用V8重型柴油机的5个燃烧室廓形和5个喷油器凸出高度进行了优化计算,筛选出了最佳燃烧室廓形和喷油器凸出高度的设计方案.
本文采用三维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程序KIVA耦合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的方法,对一台重载柴油机低温燃烧LTC(low temperature combustion)模式下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在低、中、高三种负荷下,通过同时调整进气门关闭时刻(intake valve closing,IVC)、喷油时刻(start of
在定容弹中,结合高速摄像技术对比研究了在高环境压力(5MPa)和不同喷油压力(90、120、150MPa)下,柴油与3种不同类型含氧燃料掺混后的宏观喷雾特性.3种含氧燃料分别为正丁醇(B)、松油(P)和2,5-二甲基呋喃(DMF),掺混体积分数为20%,分别用B20、P20和DMF20表示.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工况范围内,黏性力较小的燃料,喷雾特性较好;喷油压力从90MPa增至150MPa,燃料的贯
人工智能(AI)系统是广泛接受作为技术提供另一种方法解决复杂和模糊的问题.,他能够处理噪声和不完整的数据,能够处理非线性问题,一旦训练完成就可以进行高速预测和泛化.AI系统由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各种混合动力系统组成.本文运用的AI系统BP神经网络,使用实验获得的喷油率数据和轨压数据,训练网络,达到了非常精确的控制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的效果.本文结果证明人工智能作为设计工具在发
在四驱底盘测功机上利用超低轻型汽油车定容取样分析系统和羰基类采样、分析设备对不同系别的轻型车非甲烷有机气体(NMOG)的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轻型汽油车虽系别不同,但NMOG在ECE阶段的排放物浓度均大于EUDC阶段;整个NEDC工况下NMOG的排放量大小为车辆3(欧系车)>车辆2(国产车)>车辆1(美系车)>车辆4(韩系车)>车辆5(日系车);三种燃料的排放物中NMHC和C1~C3羰基化合
在一台小型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低温燃烧控制策略,采用自主开发的高压共轨电控系统,通过电动控制EGR和进气节流来实现大流量EGR率的精确快速响应控制,再辅以电动可变进气涡流控制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气流混合需求,并通过发动机测试台架来优化标定参数.结果表明,多次喷射+电动EGR+进气节流+电控可变涡流比的方式可有效实现小型柴油机的低温燃烧模式,降低发动机NOx和炭烟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