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期临床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性单发性眩晕患者60例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使用长春西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注射用丹参每日一次,连用一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史、心脏病、吸烟、高盐饮食.急性期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积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急性期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PCI性单发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2月~2010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35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6 ~ 73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287例患者临床体检发现肿块,89例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
会议
目的 了解延安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延安市社区和乡镇6层样本,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常住(≧5年)人口2970人,采用高频超声进行甲状腺检查,对总人群、性别、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检出甲状腺异常的总阳性率31.58%,(男性28.24%,女性33.70%);甲状腺局灶性结节粗患病率27.68%(男性25.37%,女性29.14%),标化
会议
目的 乳腺髓样癌(特别是非典型乳腺髓样癌)与乳腺增生结节声像图表现较为相似,在临床诊断中,极易引起误诊.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乳腺增生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髓样癌(32例)和乳腺增生结节(40例)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计算阳性符合率.
会议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无明显结节的情况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一微钙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超声检查发现的45例无结节型微钙化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会议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ography,SWE)技术,探讨乳腺结节内部及周边的杨氏模量值在不典型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SuperSonicImagineAixPlorer型SWE超声诊断仪,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56位患者89个不典型乳腺结节内部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标准差(SD)及结节周边的Emean(以结节
会议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在体及体外实验探究和评估一种测定局部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PWV)新方法——双脉冲波多普勒(DPWD)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局部动脉PWV由于可以提供局部管壁的机械力学特性而备受重视,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简单、准确的测量动脉局部PWV的实用方法.本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新方法在体测量健康成人和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局部PWV以评价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本研究在体及体外模拟实验应用日立H
会议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s)一般临床因素及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及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有腔隙性梗死患者90例,并进行磁共振检查,其中包括磁敏感(SWI),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ALB分析.比较有无合并CMB组之间临床危险因素及mALB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10例腔隙性梗死患
会议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于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连续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二院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间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区首次脑梗死的患者共66例,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和神经功能评分.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闭塞,并在一周内完成头颅MRI检查(包括DWI、FLAIR).根据侧支循环的模式,将患者分为1
会议
目的:评价国内脑出血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探索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万方、VIP数据库并手工检索3种主要中文神经科杂志,查找涉及国内脑出血领域的所有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2年11月2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并采用AMSTAR和PRISMA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
会议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一周,后改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四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进行疗效,安全及卒中进展率复发率的对比分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