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侗族端午节的民族植物学

来源 :第六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长期的民族植物学调查,我们发现通道侗族端午节文化习俗古老,保留有传统的祭祀、药浴、配戴饰品、食用保健野菜等习俗。在端午节中,用于悬挂门户的植物有4种,涉及4科4属,用于药浴的植物有31种,涉及20科28属,用于保健的野生植物有47种,涉及33科44属。这些在端午节中使用的植物大多为野生药用植物,它们作用不一,用法也不尽相同。在端午节中,其中一些能用来悬挂、药浴及保健的植物未见有相关报道。通道侗族聚居区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蕴藏丰富,值得去仔细深入地发掘和全面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综合利用披针叶茴香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保护野生种群,本文对披针叶茴香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全面比较其茎叶和根之间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隶属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我国共有12种(引进1种),1变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是披碱草的重要分布区和多样性分化中心.披碱草属植物在内蒙古有8种,1变种,其中6种为优良牧草,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地区;在新疆有8种,5种为优良牧草,主要分布于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在青海
有毒植物是具有特殊开发价值的,与农业、畜牧业、医药业关系密切的.自13世纪到现在,勤劳智慧的蒙古族及其祖先在鄂尔多斯高原从事畜牧业,继承和发展游牧文化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认识、命名、有效利用有毒植物的传统文化.运用植物分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野外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手段,发现有毒植物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中起着重要
目的:为了阐明藏茵陈抗肝损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本文主要从民族植物学角度对藏药特药藏茵陈资源植物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藏茵陈资源植物用西獐芽菜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应用溶剂法和多种色谱方法从川西獐芽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学成分,并对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肝损伤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藏药藏茵陈含有(口山)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提取物能降低CC14诱导的损
目的:第二届国际民族生物学大会学生培训会(The 2nd ISE Pre-Congress Students Workshop)是由国际民族生物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thnobiology,ISE)组织,于2012年5月17日到20日在法国Briandes,Lunas举行,为近三十名在校学生、博士后和从事民族生物学的研究者们进行集中培训。培训会的目的旨在将来自
目的:考察以管花肉苁蓉为主要原料的复方片剂抗疲劳作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人体推荐量,设复方管花肉苁蓉片低、中、高剂量(0.167g/kg.bw、0.333g/kg.bw、1.000g/kg.bw)和正常对照组,在给予受试物30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持续时间,血清尿素、肝糖原含量变化以及血乳酸水平(游泳前、游泳后0min、游泳后20min值).结果:1.000g/kg.bw剂量的复方管花肉苁蓉片能
目的:对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清洁级SD大鼠、昆明系小鼠,分别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90天喂养试验、致畸试验。结果:管花肉从蓉提取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MTD均大于10g/kgBW,属实际无毒物;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表明该样品无致突变作用;90天喂养试验中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致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管花
为了深入了解桂西壮族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互动共存的关系,针对桂西壮族文化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采用资料查阅、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开展了民族植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壮族文化中的色彩文化、饮食文化、地域文化及山歌文化等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桂西壮族用于染色的植物有22种,常用的野菜有32种,用植物命名的自然村有102个,而与桂西壮族群众工作生活有最密切联系的山歌,则始终离不开
随着内蒙古肉苁蓉产量的逐年萎缩,在新疆南疆地区广为分布的管花肉苁蓉使用供应量逐年扩大,对其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就对管花肉苁蓉的研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目的:对海南黎族地区的传统黎药进行药用民族植物学调查。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及参与式观察法.结果:记录和采集了黎族药用植物共84种,隶属于48科76属,以豆科(8属8种)、菊科(6属6种)、大戟科(5属6种)、紫金牛科(2属4种)的属数及种数最多;疗效方面用于消炎去火、骨伤接骨、祛风除湿、虫蛇咬伤的种类较多,分别为11种(13.1%)、7种(8.3%)、5种(6.0%)、5种(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