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岁月》字里行间的生态意识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f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奥威尔创作于1934年的《缅甸岁月》是这位有着强烈社会关怀和深刻内省力的作家关于缅甸英属殖民地的殖民者生活片段的一部小说,在传统的文本阅读中习惯将该小说的解读放置在殖民主义批评的情景之中,而生态批评则为研究该小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国内论文中尚无采用此方法对该小说加以评析。本篇论文试通过对文本的深度探讨,论证在奥威尔描述的殖民聚居点生活点滴之中隐含了作家对西方殖民者对自然、尤其是殖民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习以为常的掠夺、毁灭性的破坏的深邃反思,剖析了西方人在东方的生态异化。笔者认为,弗洛里是作家塑造的一个置身于殖民主义语境以及意识形态之中、但又与之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他的悲剧一方面固然源于他沦为政治阴谋和爱情陷阱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却深刻展示了这个在小说中惟一不被"西方中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操控言行和思维的孤独的反英雄式主人公试图重新建立与自然(包括生态自然和人文自然)的客观、和谐关系的种种努力,在缅甸英属殖民地业已遭受巨大创伤的自然环境中只能以惨败告终。这部小说与其短篇札记名作《射象》可以互为参照,共同体现了作家对西方的盛行话语与随之而来的所有掠夺式征服的深刻忧虑和危机感,这一思考在当时尚属罕见。在生态批评成为显学的今天重拾《缅甸岁月》,可以为重新审视和追溯人、尤其是西方中心主义者与自然、与东方的文化环境的关系提供生动的历史读本。
其他文献
  人类宪政史中,美国宪政的经验往往能引起人们长久的沉思。美国在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于1787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一方面以巩固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奠定
会议
会议
“外资进来不光是中国政府增加税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就业问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11月30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情绪激动地驳斥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外
会议
会议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首要的权力源。由于知识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故知识-权力的实现体现在话语权上。话语权是人们以话语为手段表达意见、实现自身权益、维护
会议
丁子香酚(eugenol)存在于许多植物之中,为植物油的基本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牙科作为止痛剂和防腐剂及作为调味品的添加剂。文献报道,丁子香酚是肝的致癌剂黄樟素的二级代谢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