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微滤膜处理生黄酒的工艺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g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陶瓷膜在生黄酒除菌除杂过程中的应用,以提高黄酒产品的品质,本文针对发酵后的生黄酒体系,对膜孔径、膜材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陶瓷膜处理后的生黄酒非生物稳定性和感官要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得到的样品,这说明陶瓷微滤膜澄清生黄酒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同时在选择了较为合适的陶瓷膜孔径、膜材质以后,对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经过陶瓷膜澄清的生黄酒浊度非常小,浊度不超过2.0NTU,几乎不出现浑浊,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浊度几乎没有下降,稳定性得到了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硅杂化膜,以正硅酸乙酯和聚乙烯醇为原料,水作溶剂,稀盐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PVA/纳米SiO2杂化膜。TGA, DSC的分析结果表明,与纯PVA膜相比,PVA/纳米SiO2杂化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随SiO2含量的增大,杂化膜的分解温度升高,玻璃化温度也略有提高。以水为溶剂,测定了杂化膜的耐溶剂性能。与纯PVA
本文采用非等温氧化的方法,考察了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到10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热解碳基体的微观结构对于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有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碳碳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氧化机理并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
以改性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芯材,分别采用乙二胺和乙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缩聚产物作为壁材,制备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微胶囊,无机盐质量分数分别为28.13%和39.84%。通过正交试验对以乙二醇为单体的微胶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工艺:乙二醇加入量为2.5g;乳化时间5min;乳化剂OP加入0.3g;溶剂中三氯甲烷与环己烷的加入量为30g、10g。
本试验通过对湖北祥云集团铜铁尾矿制酸烧渣的处理与加工,制备出吸波性能较强的纳米Fe/SiO2复合粒子微波吸收材料,具有一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在本研究中,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组和酿酒酵母线粒体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其醛脱氢酶基因(aldA),插入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UC18中,获得重组质粒pUC18-ald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aldA基因均获得成功表达。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来自肺炎克雷伯氏菌醛脱氢酶对于催化乙酞辅酶A还原过程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本文研究了在环己烷、液体石蜡两种非水 介质中制备天然壳聚糖纳米粒的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搅拌速度越高,微球越小;搅拌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将时间控制在25 min为宜。(2)沉淀剂中以选用三聚磷酸钠时生成的粒径变化范围最大。(3)相同壳聚糖浓度,随其分子量的减小,生成的纳米粒粒径减小。(4)通过正交实验法,确立各工艺对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粒径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壳聚糖分子量,壳聚糖浓度,介质与
将工业乙醇生产的一级精馏系统和燃料乙醇生产的加盐萃取精馏系统合并,在差压精馏这一节能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过程系统模拟软件ProⅡ对蒸馏工艺进行模拟优化。在满足产品分离要求的前提下,模拟得到最佳理论塔板数、操作压力以及适宜回流比等操作参数,达到再沸器和冷凝器的能耗最小的目的。
本文以合成聚酞亚胺膜渗透汽化脱除汽油中硫化物为背景,针对苯四甲酸配、4, 4-二氨基二苯醚和3,5二氨基苯甲酸单体聚合反应制备的PI膜,利用分子模拟方法构建该高分子膜的模型,通过考察膜结构、小分子在膜表面的吸附及其在膜内的扩散行为,研究PI膜的结构修饰对其渗透汽化脱除硫化物性能的影响;分子模拟结果与实验表征相吻合,该研究为聚酸亚胺膜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氨基酸复合盐是一类具有独特药学作用的氨基酸衍生物。以氨基酸单体为原料研究了L-鸟氨酸L-天冬氨酸盐、L-精氨酸L-谷氨酸盐、L-精氨酸L-焦谷氨酸、L-赖氨酸L-谷氨酸盐、L-精氨酸牛磺酸盐等9种氨基酸复合盐的合成方法、结晶条件。产品的转化率均在80%以上,质量符合AJI97等相关标准,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介绍了各产品的应用进展。
本研究采用电凝聚法对渤海海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电凝聚法对海水的浊度和SD工的去除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极板间距和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46mA/cm2,电解时间为20min,电极板间距为lcm搅拌速度为150r/min时,海水浊度去除率达到99.3%,处理后海水SDI<3.0,达到反渗透的进水水质标准。此外,通过粒径分布和Zate电位分析,初步探讨了海水中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