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及其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

来源 :2011年盆地动力学与油气储层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解动力学实验手段可以直接揭示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遭受的各类溶蚀作用,对判断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洞缝的发育演化帮助巨大。文章简述了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的研究概况,并以南堡凹陷为例,阐述了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特征和溶蚀形貌的演化机制。实验发现,碳酸盐岩的溶解受实验条件、样品组分与结构、晶粒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结构和组分的碳酸盐岩,其次生溶蚀孔洞的类型大不相同。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速等对溶解具有正效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生屑灰岩在175℃时,出现溶解高值。而对不同岩性样品的溶蚀比较可以发现,各类岩性溶蚀差异明显:溶解速率较快的有冶里组竹叶状灰岩、马家沟组生屑灰岩,其次为凤山组细晶白云岩和张夏组砂屑灰岩,溶解速率最慢的为马家沟组粒泥灰岩。张夏组鲕粒灰岩、俯君山组白云岩随温度变化较为特殊,特别是在高温高压下,其溶解速率快速增大。这对于南堡凹陷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岩心观察资料以及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资料,选取合适的处理参数,进行了长窗长相关和短窗长相关处理,得到储层内部微细层理的倾角与倾向的分布图件,建立取心井的层理和沉积微相的倾角响应模型,从而应用于非取心井沉积微相的识别。研究方法充分发挥了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分辨率高的优势,提高了处理精度,最大化满足了研究区沉积构造精细解释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中国东南和西北地区的下白垩统两种碳酸盐沉积大约100件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试图分析其古环境与古气候意义。这两种样品分别是钙质结核和湖相碳酸盐岩。指示了中国东南一西北河流一湖沼体系长期处于半干旱状态。
研究透过台湾-南海北部聚合带和新几内亚到所罗门海西部之间的碰撞带比较,两者同样有着初期弧陆碰撞到海沟隐没之间的构造背景。两研究区域在构造背景及沉积过程上的相似性,造就相像的沉积物散布系统。
介绍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发育,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的主要地震相类型,归纳总结三塘湖盆地石炭火山机构的发育模式及组合特征。
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结合室内铸体薄片、物性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资料等的综合分析。分析优质储层岩石学特征和优质储层的主要因素。
塔北南斜坡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深度>6500m)已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对其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仍不够清楚。结合岩心、玻片、测井、录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等资料,运用构造演化史分析、储层特征描述等方法,对塔北南斜坡区岩溶类型、发育期次、分布范围以及叠加方式展开研究,认为吐木休克组尖灭线以北的潜山岩溶作用,以南大部分地区的顺层岩溶作用以及英买地区的垂向岩溶作用在不同地区起到主导作用。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致密低渗透油气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将是今后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对致密低渗透储层储集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6段致密砂岩为例,研究砂岩骨架矿物、孔隙类型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由不同类型母岩形成的砂岩成岩作用的差别。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8.6段物源对砂岩成岩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①石英、长石等刚性颗
华北南部二叠系地层发育完整,除太原组为海陆交互沉积,其他层段多为陆相沉积。本文系统研究焦作-禹州典型剖面太原组沉积相,重点探讨太原组碳酸盐岩海相沉积环境。太原组以灰岩为主,夹粉砂岩、泥页岩及煤层,可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障壁岛相、泻湖-沼泽相、潮坪相5个沉积相,海相碳酸盐台地沉积在太原组占有重要地位。野外资料结合岩石矿物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恢复不同碳酸盐台地的古环境、古地理。碳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铜钵庙-南屯组发育火山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存在五个异常高孔隙带,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450-1500m、1560-1775m、1840—2030m、2110—2230m、2330—2520m。针对上述五个异常高孔隙带,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主要与凝灰质成分的溶蚀溶解作
以四川盆地川中-川南过渡带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力产层的雷一1亚段海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芯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雷一1亚段台内滩岩石类型主要包括亮晶鲕粒灰岩和残余鲕粒云岩、亮晶砂屑灰岩、残余砂屑云岩和亮晶砂屑云岩、亮晶生屑灰岩和残余生屑云岩及其过渡类型等它们分别是构成鲕滩、砂屑滩、生屑滩的主要岩石类型;台内滩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垂向上以发育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为特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