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和完善中药材GAP及其认证标准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质量

来源 :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中药材GAP实施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修订和完善中药材GAP及其认证标准的8点意见,即:增加野生药用植、动物采收和捕猎标准;补充有关物料管理内容;制订真菌类药材GAP及认证标准;充实和完善药用动物养殖管理和认证标准;增加野生中药材人工抚育内容及认证标准;制订相应配套法规,体现中药材优材优用、优质优价;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跟踪检查;仿《良好农业规范》,扩充中药材GAP内容。
其他文献
本文对化橘红GAP基地与珍贵药材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基地实施多年实践表明,化橘红与珍贵药材檀香,假蒿,短萼灰叶,白木香,海南砂,益智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形成多品种多层次,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光,热,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已产生明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物多样性良好生态效益。
目的:探讨建立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借鉴国家猪肉供需监测指标“猪粮比”的研究思路,通过构建药材价格和粮食价格比值的指标,反映药材资源供需平衡及变化规律,进而评估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粮食(粳米)这一国家重点调控的基础商品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扣除非市场因素如CPI,通货膨胀率等对药材价格的影响。以冬虫夏草、甘草等野生药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2002-2
历史上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以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同时中华民族又创造出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本研究组基于前人的经验,结合现代研究,探讨中药性状鉴定的科学内涵,以现代科学诊释性状特征与内部组织结构及其内在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面有所进展。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资源保护具有双重意义。道地药材作为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宜区评价和规划成为中药资源保护的关键。本文运用现代数字地球技术和传统中医药铺格局构建“数字药匣”理论,利用GIS网格技术与传统地学图谱技术的结合,以数字北京道地药材资源为研究案例,评价了北京地区道地药材的生境和生产适宜性,得到了系列生境和生产适宜区图谱。本研究结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药材适宜区评价和
目的:找出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资源在花期及果实成熟期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资源在承德栽植,在其正常生长后进行花期及果实成熟期的调查,利用调查结果在坐标图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论:坐标图中调查日期的分布显示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资源花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果实的成熟存在早晚熟现象。
本文通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和统计,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320种,隶属于219属82科,含药用野菜种类最丰富的科为菊科(41种),其次为唇形科(33种)和豆科(23种),含10种以上的科有壳斗科(12种)、蔷薇科(12种)和百合科(11种)。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保护区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同时,本文对赣江源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存
北柴胡是常用传统中药柴胡的主要植物来源。由于其分布区域广,而形态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存在着丰富的种质多样性。为了对此多样性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收集了野生及栽培北柴胡及相关含外类群共计21个种源,进行了实验分类学(形态与物候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比较、染色体、花粉及叶表皮细胞观察等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证实了北柴胡种质多样性的复杂程度,同时表明目前作为药材北柴胡的基源植物使用的,至少可以被分为三个类型。
本实验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对对参蕴藏量、生长地的气候及土壤理化特性进行研究,为对对参的人工栽培提供一定得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对对参生长地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阳光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呈弱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高;养分中氮的含量丰富,而磷钾的含量则较少,说明对对参是—种喜阳、喜热、喜湿及喜氮的植物。
本文使用1对引物对采自23个产地的蒙古黄芪进行IT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ITS区字总长度为603 bp,变异位点少。各产地蒙古黄芪样品的ITS区序列之间的遗传距离(p-distance)范围为0.000~0.007,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ITS区序列的变异很小。使用UPGMA法重建系统发生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它们的变异程度,为利用ITS区序列的差异鉴别不同产
本文通过对全基地所种化橘红进行数字编码,对化橘红GAP操作进行数字量化编译,构建化橘红GAP种植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应用于种植基地局域网,提高化橘红GAP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化橘红GAP产品质量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