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常规序列在结核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124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常规序列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主要特征,评估 MRI 在该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肱骨近端Neers分型四部分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较高术后风险的上肢骨折,Neers分型是由Neer于1970 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其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或分为4个部分,其中,须移位>1 cm或成角> 45°,才被认为是移位骨块。
目的:评价单侧TESSYS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4-5椎间盘切除实现双侧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疗3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中均出现过双侧神经根性痛症状.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6岁;病程3至12月,平均5.8月,突出节段均为L4-L5.
目的 探讨运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在严重开放性骨折中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对38例严重开放性骨折GustilyⅢb、c型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与骨搬移技术相结合进行保肢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选后外旋型2度以上)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16年4月对15例踝关节骨折采取后外侧入路行外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一切口中外踝骨折接骨板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行螺钉或钢板固定。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椎骨折不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及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一位成年健康志愿者的胸腰椎CT图像,通过一系列的有限元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得到T12椎体爆裂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根据临床实际操作步骤,分别建立4钉、6钉、8钉等不同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并在每种椎弓根螺钉固定基础上添加横连接。
目的:针对临床遇到的大部分手指甲床缺损患者提出的保留患指长度,拒绝健康足趾取材修复患指,且一期修复创面等要求,临床治疗中随访观察,评价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愈后恢复。
目的:目前针对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的手术效果的报道存在差异,探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
BMP-7 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骨、肾组织中表达,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软骨损伤治疗方面,BMP-7可以通过促进软骨基质的合成,诱导特定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提高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合成等作用来促进软骨损伤的修复。
目的:C3型股骨远端骨折粉碎严重,手术内固定的目的要求达到关节面骨折块的解剖复位,预防后期膝关节部位的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能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的关节功能。
严重创伤、感染、骨肿瘤切除等多种病变造成的骨缺损临床常见,修复长段骨缺损仍是临床难题之一。传统松质骨游离植骨仅适于修复小段骨缺损,不适宜修复超过4~6 cm的长段骨缺损。目的:观察运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