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装置“三机”电液转换器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应用技术的改进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01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美国WOODWARD公司生产的电液转换器在乙烯装置“三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对其在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其故障的解决和预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利用引进的烃类蒸汽热裂解实验室评价装置对“西部油区”可以利用的裂解制乙烯原料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吐哈稳定轻烃、库西石脑油、轻柴油是优异的裂解原料.根据评价结果开展了工业装置用裂解原料的优化,使得吨乙烯物耗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采用微悬浮法合成了丙烯酸粉末涂料,介绍了其合成工艺,探索了分散剂和助分散剂对合成工艺和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VA和无机粉末复合分散剂、SDBS作助分散剂,效果较好.通过电镜对粒子的形态结构观察看出:采用微悬浮法制备的粒子呈规整的球形结构,传统的熔融挤出粉碎法粒子形状不规整.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粒子表面组成为聚丙烯酸脂.
研究制备了单组份钯、单组份镍、双组份钯镍作为主要活性组份,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同时研究了制备方法和浸渍法中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最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以低含量贵金属钯为主要活性组份的负载型催化剂.并对钯含量进行实际计算和理论分析,从转化率、选择性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催化选择加氢技术的关键是新型催化剂开发研究,多年来在开发低成本、高活性、高烯烃选择性、高空速和低绿油生成量的选择加氢催化剂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从载体和添加助催化剂组份着手改进催化剂的性能,不需加入CO来调节乙烯选择性的C加氢催化剂是近年来该领域最为特出的一个研究成果.另外从降低成本出发,非贵金属多组份催化剂的研究和纳米材料作为选择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也悄然兴起.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C、C选择加氢催
研究了原子吸收法测定汽油中锰、铁的分析方法.改进了样品处理方式,使测定锰和铁的样品处理方式统一起来;对仪器最佳条件进行了选择,克服了仪器无标尺扩展的缺陷,测定锰和铁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为97.42﹪、98.67﹪和92.00﹪、103.00﹪.本文法节约了分析成本,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效率.
采用改性糠醛渣活性炭脱除废气中的SO可获得较高的脱硫率,而且能够回收硫资源.脱硫速率仅与液相中溶解氧浓度有关,与SO浓度无关,O在活性位上解离吸附为速率的控制步骤,并获得了动力学参数.
为了达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和水资源、延长冷却水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保养费用,开发研制的BC-605E具有高效、低磷、环保的优点.针对石家庄化肥厂循环水系统情况,进行了小试、中试和现场应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考察了大循环pH对外排废水总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循环pH过低将会造成回收塔釜及四效蒸发系统和氨汽提塔进料液中总氰含量的升高,使环保排污质量下降,同时提出了防止大循环pH提高的有效方法.
介绍了聚异丁烯装置十几年来节能改造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该装置经过节能改造后效果非常显著,每小时耗冷量降低了368MJ:每吨产品耗1.0MPa蒸汽量下降了4t;每吨产品成本下降了288元;年创效益可达86.4万元.充分说明了国有老化工装置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是技术创新、走向市场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制硝工艺中NO气体冷却冷凝器腐蚀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