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类注射剂与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来源 :全国医院药学(药学服务与实践)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剂型的丹参类注射剂与不同品种的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混合后变化。 方法:按国家标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配伍后丹参类注射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和各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用酸度计测定配伍液的PH 值变化。 结果:配伍沉淀 后,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含量无变化;丹参酮ⅡA含量下降至几乎为0,喹诺酮药物含量下降约10[%];反应与PH值变化无关。 结论:此两类药物注射液不能混合在同一容器中,临床应用时需用适宜的输液如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将其隔开静脉滴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在体内蓄积,浓度增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且沉积于关节腔及附近软组织部位,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的炎性反应。自2008年7月以来,本医院以加味四妙散内服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痛风病39例,疗效较好,本文现进行报告。
为观察复阳活骨丸配合钻孔减压术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内压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机制,复制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减压组,中药组,中药并减压组。于造模开始0,6,12周,测量骨内压,治疗6周后全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股骨头生物力学检测,并测定各组家兔骨内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①中药组、减压组、中药+减压组的骨内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目的:评价抗骨疏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口服抗骨疏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骨松宝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骨质疏松症疗效、骨密度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的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改
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伤后早期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根据作者30余年来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治疗效果与伤后就诊时间关系极为密切,采用自拟活血消肿止痛膏治疗踝关节扭伤1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腰椎滑脱症是导致腰椎不稳定,造成严重下腰痛和腰神经根卡压而产生间歇性跛行和下肢根性疼痛的重要原因;在人群的发病率可达6[%]。本文介绍了某医院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360度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海桐皮汤薰蒸腰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共76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中药薰蒸组(37例)与对照组(39例)。术后3个疗程的中药海桐皮汤薰蒸,每日1次,每次60-90分钟,30天为一个疗程。进行6-23个月随访(复查、电话、短信等形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臀肌挛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内旋、内收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殊的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固定体位。方法:2002年9月到2008年8月选择21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对照组应用传统夹板掌屈位固定,治疗组塑性弹力夹板中立位固定。对腕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按照一定方法计分后,在受伤当日、整复后1周、去除外固定后三个时间点进行总积分比较,借以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周期结束后三个月按照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
腕舟骨骨折是腕骨中常见的骨折约占全部腕部骨折的51[%]-90[%]。骨折后舟状骨本身的血供特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本文介绍了某医院采用带筋膜骨瓣转移联合Herbert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8例,随访6-18个月疗效满意。
为了观察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少年期症状性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将75例青少年期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坐位枕颌带牵引法治疗,参照Borden氏颈椎测量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进行组内和组问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异常的颈椎曲度,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理脊通脉手法治疗组对恢复患者异常的颈椎曲度和减轻疼痛疗效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