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EB在髓核细胞中功能的初步探索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索POTEB在髓核细胞中的功能。方法:我们体外构建POTEB的过表达载体以及siRNA-POTEB干扰片段,转染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别在其中过表达以及干扰POTEB的表达,将处理后的细胞与髓核细胞进行Transwell非接触性共培养。将共培养细胞分为过表达载体转染组,空泡病毒转染组以及siRNA-POTEB转染组。在共培养后的1,3,7,14,21天分别检测BMSC中COL2A1,Sox9以及ACAN这三个髓核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以检测其分化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央气道典型类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旨在加深对该病多层螺旋CT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26日我院经手术或支纤镜病理证实的11例中央气道类癌的病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5~72 岁,中位年龄51岁.临床表现为咳嗽7例,咯血4例,咳痰3例,气促2例,发热2例,胸痛1例,2例为体检发现.所有病例术前均对胸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通
目的:通过对DR系统软件的应用设计,实现在曝光结束后,瞬间达到统一各投照体位图像的尺寸,方向,标识,从而实现在图像格式设计上的即时规范。 方法:设计原则;设置打印机并且编辑投照体位;规范图像尺寸取消裁剪步骤;设定图像方向减去调节过程;固定位置自动标识左右号。 结果:规范图像尺寸取消裁剪步骤中,设定了相应部位的打印机尺寸,从而选定了图像的范围,省去图像在工作站中裁剪图像的大小,避免了图像裁剪时选取范
目的: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模式也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磁共振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设备检查环境的特殊性,检查者置身于一个密闭的狭小空间,检查时的射频噪声和检查时间长等因素,使幽闭恐惧症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反应过于强烈时,甚至部分受检者不能够完成检查。 结果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腹部MRI检查质量的影响 . 方法 将180例MRI腹部检查的老年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90例,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配合医师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情绪干预、认知干预、健康教育路径(呼吸训练、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 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腹部 MRI 检查质量. 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MRI 检查相关知识的掌
目的 分析大鼠UC急性期模型MRI表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人类UC的MRI特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方法 使用24只雄性SD大鼠造模,造模前进行MRI扫描作为正常对照,然后自由饮用8%DSS溶液,从第三日起进行DAI评分至第7日,造模成功后再次进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T1WI和T2WI检查;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取b=1000s/mm2 .测量及分析的指标包括:常规MRI
目的:慢性主观性耳鸣不仅可以引起听觉中枢出现异常的神经活动,同时也影响如杏仁核、海马等边缘系统的神经活动,而边缘系统在耳鸣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研究通过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观察慢性耳鸣患者边缘系统脑区的功能连接网络的异常改变,并探讨该异常与耳鸣特定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纳入26名慢性耳鸣患者以及23名正常健康对照者分别作为耳鸣组以及对照组.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以及教育程度
目的:应用双能量CT碘定量的方法,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方法:选择37例经临床确诊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及21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CT 750 HD 双能量CT扫描仪, 对所有对象均采用一致的扫描参数及含碘比对剂进行上腹部双能量CT扫描,平扫为常规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行能谱成像(GSI)模式扫描,将数据传输至ADW4.5工作站并应用
To investigate the drug release properties of load tripl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HRZ calcium sulfate / poly amino acid artificial release material on rabbit model of spinal tuberculosis lesions.
目的: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病人和医生都是难以承受的.在PJI中,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然而,当前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PJI研究的合理有效的在体模型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发病原因、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建立合理有效的膝关节
目的 探讨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软组织缺损在足踝部损伤中常见,常伴有踝关节感染不愈、骨髓炎、肌腱、神经、血管及钢板外露,临床上常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成活率高、转移面积大等优势,但同时存在皮缘坏死、血肿形成及创面未愈等并发症。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52例中有8例术后2周内出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