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结果分析及诊断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第八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妇产科及乳腺病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病理科和大学病理系长期以来所承担的尸体解剖大多为医疗质量的提高及教学为目的,作为行业内部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更注重疾病整体的问题,因而在诊断名词的使用及死亡原冈的具体分析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够严谨甚至误诊的情况发生。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尸体解剖需要我们去面对。对于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因存在当事双方的利益问题,需要通过调解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因而要求我们必须对尸体解剖的操作更加细致,报告内容更加翔实,死亡原因的判断更加准确。本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自2002年以来的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在工作中发现的诊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对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手术首先游离颈总动脉,沿颈总动脉向上细心分离颈内、颈外动脉。游离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和喉上神经。注意保持瘤体包膜的完整,包膜破裂后易出血,应采取缝扎止血。分离采用电刀,应在瘤体与动脉相连的间隙内游离,靠近瘤体侧,避免损伤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尽量快速切除瘤体避免在瘤体止血上浪费时间。
该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即将到来的21世纪暨是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的世纪,也是一个以网络为命脉的时代。生命科学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当今世界上如火如荼的高新科技革命的依赖。高新技术不但使人类知识创新总量迅速增加,而且使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详细论述有:1迎接生命科学新时代的到来;2、高新科技在生命科学中的创造和应用;3、我国医学科技的医药信息学工作面临的挑战;4、INTERNET
回顾计算机在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分析了中医诊疗实践过程中,患者与计算机之间联系。并以“黑箱理论”、新的空间概念及“综合评判”分析法讨论了中医诊疗疾病的特点,推导了二进制与中医“阴阳学说”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试图从中医与计算机的关系出发,分析中医辨证量论的客观依据及内在的科学含义,以期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谱及中医药学知识及配合我校成人教学方面的工作,在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在教育科研网上创建了中医药学术交流与远程教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该文介绍了该系统研究开发及用户使用的环境。系统的功能特点,系统运行框图,系统设计特点等。
运用计算机图形图象、音频处理、数据压缩、分布式网络、超媒体等技术,实现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全方位信息与祖国医学宝库中诸多珍贵肝病资料的多媒体数据再集成,重表现,形象、生动地在Internet展示,提供全球用户查询。
根据使用Internet的经验,从了解网上的服务、熟悉网上的信息资源、掌据自使用的网上工具、理解所检索的主题、灵活调整检索策略、明确网上信息的局限性、注意收集具体的网址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开发和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的策略和技巧。
1999年3月至2003年7月我室进行针刺改善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研究,本文介绍针刺改善肺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资料与方法,麻醉方法等。
女性生殖道的腺纤维瘤为少见的肿瘤,文献上鲜有大系列的报道,此类肿瘤由上皮和间叶成分构成。单从形态结构上看,似乎比较简单,但有些问题难以界定,仍然存在诊断的问题。女性生殖道,包括子宫颈、子宫体和输卵管,在胚胎发育上,来源于Müller管(副中肾管);由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的肿瘤,称为Müller混合肿瘤。其实,女性生殖道其他肿瘤,诸如子宫内膜癌、子宫平滑肌瘤等,亦均来自Müller管。然而,在卵巢则有
宫颈原位腺癌的诊断是日常外检中常遇到的问题,宫颈原位腺癌常发生在移行区或鳞柱交界区,最可能起自于受HPV感染的柱状细胞或向腺分化的储备细胞,然后向腺体蔓延,甚至可达子宫内膜。本文介绍了原位腺癌的形态学表现、类型及鉴别诊断等问题。
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形成(endometri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是Ⅰ型子宫内膜腺癌的前体病变,这是有关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的重大进展。现在诊断的子宫内膜"增生"包括由异常激素状态引起的变化和由单独分类的单克隆癌前病变引起的变化。这两种疾病的表现是不连续的,应用重新定义的诊断标准可以将传统的"子宫内膜增生"分别诊断为"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弥漫性激素反应)和"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