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西方志的水利记载--以河津县"清浊分用"为中心

来源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3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河津北部的三峪地区,向来以使用泉水(清)及洪水(浊)作为灌溉资源。从明代开始建立的"清浊分用"的水利规则,时至今日仍为地方叙述发展历史时相当重要的历史经验。本文透过明清各版本的通志、府州志以及县志,探索地方叙述三峪水利的方式,并结合方志中的八景图以及直接的碑铭证据,探讨三峪水利的变化与记载的变迁。从多方数据交互对照,凝聚地方可能的用水问题。
其他文献
方志文献已被越来越多的学人认可和使用,其中,影印本利用率最高.建国后,影印方志大量出版.影印方志专题丛书亦有近百部之多.且其按收录志书的内容可分为综合志、专志丛书两种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近年来,两栖类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减少,已有研究证明两栖类种群衰
古人阅书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地图以其形象直观性补充了文字记载方面的不足.现存方志中存有大量地图,但由于数量与种类过于庞杂,且绘制与实际有较大出入,故而目前学界对方志
自清代方志成为著述大业以来,我国对地方志的编纂出版与收藏愈益重视,方志事业得到了较好的拓展.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最著名的出版机构,于近代文化发展贡献显著.本文通过详
  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均承袭中国地方志编修的文化传统。广播电视作为新生事物,在1949年之后两岸地方志书中均有记载和展现,本文从发展历史、总体规模、操作方式、内容与评价
  本文简要回顾了海峡两岸方志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总体情况,对海峡两岸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六部县志(厅志)的篇目结构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方志在继承创新中
学位
  《台湾通史》是台湾爱国史家连横(号雅堂)先生史学代表作,历来为研究台湾历史的学者和爱国人士所推崇。《台湾通史》与地方志有非常密切之关系,全书引用、评论、考辨地方志
本课题以研究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量测定方法为基础,探讨了粘土矿物对PCE的吸附特性和几种牺牲剂对PCE吸附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定PCE的线性范围(0.50-10.00 g/L)和精密度(RSD=0.7%)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的线性范围(0.50-4.00 g/L)和精密度(RSD=0.8%)。平行实验结果表明GPC法的重现性(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