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隐核虫不同期虫体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l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寄生于海水鱼类的纤毛虫,能够引起海水鱼类全身布满白色小点的刺激隐核虫病或"海水小瓜虫病",每年给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幼虫、滋养体、包囊三个发育阶段的刺激隐核虫进行两两比对,成功鉴定出86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属于44种特定蛋白质,其中有12种蛋白与刺激隐核虫发育密切相关,包括微管蛋白、肌动蛋白、V型ATP合酶催化亚基α、烯醇化酶、热激蛋白70、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Mcm2-3-5家族蛋白、26S蛋白酶体亚基P45家族蛋白等.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鉴定出来的差异蛋白大部分参与膜的合成、细胞移动、代谢途径、信号转导、蛋白质降解以及应对环境压力等生物过程.KEGG代谢通路图谱显示烯醇化酶参与糖代谢通路途径.本文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的刺激隐核虫的差异蛋白有助于我们了解刺激隐核虫的发育变化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日后筛选潜在的刺激隐核虫保护性抗原.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存在的问题,对催化剂和实验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三颈烧瓶作为主要的反应装置,使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在同一个三颈烧瓶中进行,氧气不断
期刊
  为了探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趋光行为,在直径1.5m×高0.8m的圆形蓝色玻璃水槽内,通过光梯度法,对体长约17.5cm,体重约205.2g的棕点
会议
针对初中科学家庭实验的现状,可创建“实验布置——家庭探究——交流评价”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亲手实验、现象观察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
  采用光镜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头肾外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无明显小梁,无肾单位,分为红细胞聚集
期刊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 R(U)ppell)俗称苏眉、拿破仑、曲纹唇鱼,隶属于鲈形目、隆头鱼科、唇鱼属.该鱼属高档名贵海水鱼,被称为水中的"熊猫",在欧洲被称为拿破仑
会议
  采用HE染色方法对驼背鲈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唇和舌均有味蕾和黏液细胞,唇无杯状细胞,舌杯状细胞丰富;食道短而粗,黏膜褶发达,有大量的杯状细胞和黏液细胞
会议
期刊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是血浆中重要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为载脂蛋白A-I(Apoliprotein A-I).载脂蛋白A-I参与胆固醇逆向运转,在脂蛋白代谢、抗菌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