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中多环芳烃析出特征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溶是使有害物质从煤矸石中析出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以平煤十二矿煤矸石为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土柱模拟装置,模拟pH=3及pH=6降雨条件下对不同风化强度煤矸石的淋溶作用,其中弱风化煤矸石风化时间<1年,强风化煤矸石风化时间约20-30年。按时间顺序和一定体积间隔在底口接取淋出液,淋出液过0.45Eμm混纤滤膜后经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PAHs,探讨煤矸石中PAHs的析出特征和迁移规律,以期为煤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及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已经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寒武系-奥陶系发生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导致了H2S的产生与原油硫同位素值变重,并检测出了含硫金刚烷。同时,在塔河油田天然气中也检测出了较高的H2S浓度,高达7.39[%],但分布比较局限。本文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分布与均一化温度,浅谈了流体包裹体的成分。
油气勘探钻录井及取心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油气显示,并且其显示级别与特征复杂多变。发现油气显示说明有过油气运移,但能不能够聚集成藏,规模会有多大,对勘探有何指示意义,需要一个比较成熟可行的研究方案。本次工作以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为例,就此展开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即明确了在钻录井和取心过程中发现油气显示后,应该如何开展研究,剖析地质涵义。
自19世纪末在美国圣华金盆地首次发现火山岩油气藏以来,火山岩油气藏已经先后在美国、古巴、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被发现。本文介绍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分布,对火山岩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
陆东-五彩湾地区天然气勘探以石炭系火山岩为主,由于石炭系基底埋藏深,地震反射条件差,加之火山岩相变快,因此该地区油气来源、烃源岩分布、演化,火山岩储层展布以及油气成藏都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油气源和成藏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本次实验是对塔里木盆地的满加尔凹陷的羊屋2井原油样品进行裂解实验,样品放置在钝化过的不锈钢管中,密封后放入SGE公司的热裂解炉中,400℃、450℃、500℃、550℃、600℃、 650℃、700℃、750℃、850℃共计十个不同温度阶段来进行实验。该实验是开放体系PY-GC实验。通过对原油裂解过程中高碳数正构烷烃的组成变化特征、低碳数正构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苯系物的产率及成因特征、正十六烷单组
天然气中稀有气体He的含量很低,气相色谱方法分析已经相当困难,更无法进行同位素4He丰度的定量。而放射性金属元素U, Th衰变产生的子体4He本身为气相态,受地质外力、地热等作用脱离宿主矿物,和油气一样受生储运聚等要素影响并在油气藏中聚集,呈现一定的年代累积效应,其同位素组成可以用于天然气源岩年代的估算。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自制稀有气体纯化富集装置并与四极杆质谱仪联用对天然气中4He的应用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对于烃源岩评价主要是运用传统的分析化验手段,其采样的不连续性及样品本身代表性等问题,制约着源岩的准确评价。近年来研究表明,湖相烃源岩存在高度的非均质性,而通过测井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这种非均质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丰度烃源岩的分布特征,进而从纵向上对烃源岩进行精细刻画。但测井方法评价源岩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往往符合率很低,难以有效应用。本文主要应用饶阳凹陷系统评价井实测数据对测井
相对于常规生物标志物,非烃中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具有更强的极性,运移分馏效应更为显著,可有效地指示油气运移的方向,且该类化合物受母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等的影响可能更小,是一种新型的油气运移示踪剂。利用原油中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参数,结合其它可以指示油气运移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及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可以研究解决准噶尔盆地一些地区的油气运移问题。本文介绍了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来源,分析了“阶段聚气”的成藏特征及“早期聚集、晚期保存”的成藏过程。
本文通过对临夏盆地毛沟剖面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和环境指标的研究,表明与其它无机指标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基本相似,共同记录了本区气候环境对全球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反映出有机质指标在湖相沉积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为研究亚洲干旱环境变化,捕获重大干旱化气候事件,提供了分子化石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