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致密砂岩油形成机制与富集模式

来源 :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区发育的优质源岩提供了大面积成藏的烃源基础,邻近源岩发育大面积三角洲成因的砂体,成烃过程与储集岩致密过程同期发生,加之燕山运动晚期断裂及伴随裂缝系统的沟通,为大面积致密砂岩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典型油气富集带解剖结果表明,优质烃源岩控制着油气富集;有利砂体控制油气分布,物性控制油气富集;NEE 向裂缝发育控制油气富集高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致密砂岩油富集模式,即“源储邻接、压差驱动、源-相控藏、相-缝控富”。
其他文献
本次研究针对6种常见的非粘土矿物开展了润湿性表征及评价工作,主要包括空气中液滴在矿物表面的接触角测量(座滴法)和水相中油组分液滴在矿物表面的接触角测量(悬滴法)实验。其中,后者以氯化钙型和碳酸氢钠型地层水为重点,研究水型和矿化度对“油组分一地层水一矿物”三相润湿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储层中常见非粘土矿物均为亲水性矿物,但亲水程度不同,而且在不同的油组分与水互存的情况下,这些矿物的亲水亲油性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陆相页岩从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角度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其中总有机碳(TOC)平均为1.5%,有机质类型以II 和III 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Ro 大于2.0%),基本为过成熟阶段,有利于页岩气的大量生成,页岩气潜力较大,但对该区页岩储层物性研究较少.
深水砂体的成因成为沉积学研究和石油工业关注的焦点(Etienne etal.,2012),但人们对于深水沉积流体和沉积机理仍然知之甚少(Talling eta.,2012).多数深水砂岩沉积被解释为浊积岩,但“砂质碎屑流”理论对传统浊流理论提出了质疑(Shanmugam,1996);而异重流新认识(Moulder et al.,1995)丰富了浊流理论.故异重流、砂质碎屑流与浊流之间的关系成为重力
南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段,其孔隙的研究[1-2]已有不少。研究方法不同,获得的信息各异,得出的结论有别。作者从不同方向(垂直层理、平行层理)分别制取页岩的自然断面和氩离子抛光面,在场发射扫描电镜下,对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等地龙马溪组页岩的钻孔岩心和地表露头进行观测、拍摄,记录页岩孔隙的大小、形状、充填、连通、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等特征。
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岩性致密,渗透性极差的特点。在压实、成岩作用及有机质生排烃过程中容易产生超压,当流体压力超过岩石破裂极限,泥页岩中会发育一种特殊的裂缝——流体压力裂缝。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和苏北盆地富有机质泥页岩进行岩石学研究发现,流体压力裂缝在这两个地区暗色泥页岩中发育非常普遍,该类裂缝对于改善孔渗性差、塑性较强的暗色泥页岩储层物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研究泥页岩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 段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X 衍射全岩分析、干酪根镜检及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对泥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
会议
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对页岩的吸附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前人针对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吸附性能的关系开展了一定研究,但在陆相页岩领域则相对比较缺乏。
随着重庆涪陵焦石坝地区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中页岩气勘探的突破,为我国南方地区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参考。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地层是另一套中国南方具有很大页岩气勘探潜力的地层。相比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其具有埋藏深,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等特征。
页岩气是赋存于泥页岩中的自生自储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包括游离态、吸附态和少量的溶解态。其中吸附态是页岩气的主要赋存方式,占到页岩气总含量20%~85%左右。
源岩油藏(source oil plays)指处于生油窗的富有机质源岩,油藏具有基质或裂缝含油、源储一体、连续式聚集的特点。源岩油概念2010 年邹才能[1]提出——源岩油气是一种新资源类型,包括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等形成机制是原位/滞留成藏,属自生自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