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烃源岩黏粒级组分不同赋存态烃的对比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x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化学处理方法逐步分离出了泥质烃源岩黏粒级组分中不同赋存态的有机质,(1)索式抽提黏粒级样品得到赋存于孔隙中及较弱结合态的可溶有机质;(2)对抽提残渣进行皂化处理,通过K+对层间有机质的置换作用,释放出赋存于膨胀型粘土矿物层间的有机质;(3)对皂化残渣进行酸解处理,破坏碳酸盐矿物晶格,释放出包裹于碳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可溶有机质;(4)对酸解残渣用一定比例HF/HC1进行处理,破坏有机质复合体与硅酸盐矿物之间的键合关系,接着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抽提残渣,得到吸附于干酪根上的可溶有机质.通过柱色层分离的方法将可溶有机质分为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等族组分,并采用GC/MS的分析手段对饱和烃、芳烃和非烃(酯化后进行GC/MS分析)进行研究.实验中均采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处理样品,故同时富集了以强结合态形式赋存的可溶有机质的轻组分和重组分.
其他文献
豫西北广泛出露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在野外露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薄片观测、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对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充填物所发生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充填物孔隙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颗粒滩为研究对象,综合露头、钻测录井、薄片以及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研究,识别出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洗象池群发育台内滩、潮缘滩和台缘滩三类颗粒滩.颗粒滩岩石类型包括颗粒云(灰)岩、粉-中晶云(灰)岩以及陆源碎屑和内碎屑不同程度混合形成的砂质砂屑云岩、砂质鲕粒云岩、合砂屑石英砂岩及其过渡类型.
资源能源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一直是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生物礁油气藏作为重要的油藏类型在许多国家油气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南海盆地生物礁油气藏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礼乐盆地位于南海南部南沙地块,盆地夹持于礼乐滩和巴拉望岛之间,中新生代沉积叠合发育,经历主动大陆边缘到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和挤压-伸展-漂移-沉降-挤压等多其次构造过程,蕴含南海大陆边缘从中生代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信息,是
会议
以新发现的重庆涪陵地区二龙口长兴阶晚期厚约2-4cm的风化壳剖面为例,基于宏微观、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自下而上可分为基岩(泥晶生屑灰岩)、过渡带、半风化带、全风化带(橙红色富铁质层、杂色纹层状粘土层、红色富铁质表壳)4个清晰的带.
南哈萨克Marsel区块的三轮勘探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但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认识不清.有机碳含量TOC是烃源岩排烃量计算的关键参数,也是资源量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有机碳的含量TOC会随着生排烃的进行而变小,因此用当前测定的残余TOC作为评价烃源岩资源潜力的参数,势必会导致资源评价结果变小.
会议
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成熟度高,具有显著地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为深入探讨页岩气的生物成因机制和笔石类生物与页岩气生烃母质的相关性,采用埋藏学与微区组构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川南地区龙马溪组笔石类化石的宏观保存特征、微区结构及围岩组分做了综合分析.笔石页岩中笔石保存方式多为聚集式,丰度较高,为页岩气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疑为主要的页岩气烃源母质.根据扫描电镜
会议
本文以川东涪陵区白涛镇角帮沟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露头剖面为例,研究剖面茅口组顶部发育厚约0.7m的钙结壳.在野外露头精细解剖的基础上,结合室内手标本及镜下薄片观察,对其宏观结构构造特征和微观镜下组构组成进行描述,并利用全岩及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进一步分析其垂向矿物组成演化规律,最终结合邻井钻孔岩心及区域古地理背景资料建立其发育模式.
会议
大面积富砂是指勘探目的层段中砂地比>60%的富砂段所占面积超过所在盆地或区域的60%.晚古生代中二叠世石盒子组沉积期华北盆地地面积超过1×106km2.盒8段在盆地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富砂区分布面积超过盆地面积60%,特别是在盆地北部,富砂面积超过盆地面积80%,盆地面积大、富砂区域分布广在全球沉积盆地中实属罕见.
会议
研究区位于位于秦岭和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是我国东、西部重要的构造、地层分界线.研究区内石炭纪分布稳定,沉积期受海平面频繁变化影响,发育潮坪(澙湖)、沼泽、三角洲、滨浅海沉积.发育泥质、碳酸盐岩和煤层三类潜在烃源岩,其中碳酸盐岩和煤系烃源岩厚度较小,分布局限,有机质丰度较低,生烃潜力差,区内烃源岩以泥质烃源岩为主.目对前研究区泥质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潜在生烃层位和有利生烃区带缺乏明确认识.本文利用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以大量的岩浆活动、强烈的构造变形和发育的碎屑沉积盆地等,打破了克拉通化以来数亿年的稳定格局.地质学界以"燕山运动"、"地台活化"、"华北克拉通破坏"和"晚侏罗世东亚汇聚"等学术命题或观点对此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认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