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丹毒的诊治报告

来源 :福建省第八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23444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关节炎型和心内膜型以及皮肤坏死型.临床上多表现为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近年来,由于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猪丹毒病例在集约化、标准化猪场已很少见.该病的发病过程包括突然死亡、卧地不起、局部红疹等,临床症状通常有呼吸急促、全身发红、卧地不起、眼结膜充血,粪便于硬,其中一头鼻孔出血。病猪体温高达42 C。在患猪的背部、腹侧以及股内侧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色疹块、斑块。用手触摸皮肤疹块凸起明显,用手指压色退、放开后又迅速恢复红斑,部分病猪体表无异常。和目前来看青霉素仍然是最优的治疗对策的选择药物。
其他文献
通过制备莱克多巴胺-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Ractopamine-BSA,RAC-BSA)人工抗原,制备并获得高活性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RAC抗原,以鲁米诺(luminol)为发光底物,建立直接竞争法检测分析莱克多巴胺,并对包被液、包被条件、封闭蛋白、孵育时间、酶用量等参数进行优化,成功研制出化学发光法检测RAC试剂盒.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可达到0.1 ~10.0ng.mL-1
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因其致病力、致死率高,且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很大.因此,国家对猪瘟实行强制免疫措施.为了检测免疫效果,2012年对南平市延平区的16个乡镇81个猪场(户)的111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抽样,检测猪瘟强制免疫的效果.文章介绍了整个采样材料、设备、方法和效果分析,3.1种畜场和规模商品猪场猪瘟免疫抗体合
文章综合介绍了猪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致病机理、和诊断方法,并讲述了如何预防猪腹泻病的技巧,包括日常的养护措施和免疫接种的方法等,还对易感猪群和发生猪腹泻病后的紧急措施等等进行了介绍。
应用酒糟益生菌发酵饲料喂猪和LHRH试剂去势,经二批次试验,结果说明对生猪确实能够起到去势、提高饲料营养,促进生猪生长,降低生猪料肉比值和粪便臭味、提高猪肉品质的效果.
本文研究主要从龙岩市48个规模化猪场分离到28株猪副嗜血杆菌,菌株经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均符合副嗜血杆菌的特征,血清学分型以4型、5型为流行菌株,以筛选出的4型LY04和5型LY052株代表性分离株为抗原研制副猪嗜血杆菌油乳剂灭活苗,免疫14日龄仔猪,保护率均为66.7%(4/6).
为评价一种短肽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CH-1R弱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分别采用CH-1R疫苗株单独(单独免疫组)、CH-1R疫苗株与短肽佐剂共同(共同免疫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仔猪,4周后以高致病性PRRSV (HP-PRRSV)T卜F5攻毒,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攻毒前后淋巴细胞亚类T、Th、Tc及NK进行绝对和相对计数.结果显示攻毒后共同免疫组仅在第3d淋巴细胞
本文根据猪等孢球虫的18S rRNA基因全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建立了猪等孢球虫的LAMP实时荧光检测方法,并对方法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Bst DNA聚合酶的最佳浓度为8U/25μL; Mg2+、dNTPs、甜菜碱的最佳浓度分别为8 mmol/L、1.6 mmol/L、1 mol/L;内引物的最适浓度为2.0μmol/25μL,内外引物浓度的最佳比值为10∶1.LAMP反应的检
在福建省9个地区的29个猪场,检测1-8周龄仔猪粪便样品2173份,检测结果为: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阳性场28个,占检测猪场数的96.56%;猪等孢球虫卵囊总阳性率为9.76% (212/2173).不同猪场间仔猪等孢球虫卵囊阳性率最高为27.78%,阳性猪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值)在25 ~ 115100;卵囊阳性率与对数化的OPG值呈显著正相关(R=0.445,P=0.01
为了评估妥曲珠利5%悬浮液对仔猪生长和球虫病的防控效果,选取新生仔猪90窝进行试验,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妥曲珠利5%悬浮液组),试验2组(妥曲珠利2.5%溶液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在仔猪出生时,试验1组灌服妥曲珠利5%悬浮液1mL,试验2纽灌服妥曲珠利溶液2mL,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mL;采集仔猪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和第7周时的新鲜粪样,检测猪球虫卵囊;测定各试
羔羊白肌病亦称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急性非传染性疾病,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冬春季节,以病羔羊弓背、四肢无力、运动困难、喜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羔羊一般在生后15~30天发病,发病率最高达51%,死亡率高达83%,多呈地方性流行.目前该病的发病情况通常表现为后肢僵硬、甚至瘫痪、病羊通常精神萎靡,口腔及唇薪膜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