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龙舟水降水过程中不同类型天气特征分析

来源 :第六届海峡论坛暨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13年5月20日和5月22日由南海季风造成的两次龙舟水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产生雷雨大风的飑线过程是由中层的弱冷空气侵入和低空、超低空急流造成,并由地面辐合线在带状回波前侧触发出新生单体形成飑线;5月22日的短时强降水则主要是由中层急流造成,并由地面辐合线触发出新生单体,但该次过程由于山脉的抬升作用更有利于在同一地区不断触发出新生单体并形成"列车效应"。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分析表明:造成雷雨大风的飑线过程具有人字形特征,之后分裂为两条弓形回波,此飑线具有前倾结构、高质心高度、高VIL、同时共存多个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速度模糊等特点,雷雨大风是由飑线前后两侧的下击暴流造成的;形成列车效应的带状回波具有低回波顶高、低质心高度、中气旋、急流核高度低等特点,短时强降水中局部地区的大风是由环境风造成。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