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代海运漕粮制度发展轨迹和思考

来源 :“上海:海与城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元代开始,由国家主导的漕粮海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和军事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其后的各朝代也相应地增补和制定了一套套漕粮海运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没有能取代运河漕运,或者改变运河漕运的弊病、提高运输的经济效益。漕粮海运的成本低于运河漕运,它促进了南北方大宗粮食和商品的运输、交易,对沿海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并成为近代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郑氏投降清朝以后,清朝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进行海外贸易。其结果是沿海民众多运用帆船积极地进出中国沿海及海外。活动于中国大陆沿海海域的
  本文对宝山烽堠碑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并以原始碑文与查阅的8部文献记述进行比较,发现7部文献所记内容多与原碑文存有少许差异,不是直接源自碑文。而《江东志》所记,推断源
  文章考证了125艘中国船模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展出,最后为比利时安特卫普航海博物馆修复收藏的历史过程,列表介绍了其中105艘船模的概况,分
  由于资料条件的限制,研究近代在华外商保险业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外商保险业的个案研究了。宝顺洋行于1835年在广州创办于仁洋面保安行,又称友宁保险行或保安保险行,这是外商在
会议
  在晚清上海的商业结构中,沿海埠际间的帆船贸易至关重要。在福建地方志的记载中,有着福建与上海之间商品贸易的丰富记载。由上海运往福建的粮、棉、丝与福建输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