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于某,女性,62岁,2001年4月因面黄、乏力、牙龈渗血、皮肤瘀点、瘀斑,查血常规三系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尿含铁血黄素阴性,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口服"司坦唑醇、环孢素"治疗,2002年复查骨髓示红系增生,糖水、酸溶血、Coombs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阴性.免疫抗体谱均阴性.粒细胞CD55 99.71%,CD59 99.27%,曾考虑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间断口服中药及激素治疗,病情无好转
【机 构】
: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诊疗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21
【出 处】
:
河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年会暨河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于某,女性,62岁,2001年4月因面黄、乏力、牙龈渗血、皮肤瘀点、瘀斑,查血常规三系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尿含铁血黄素阴性,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口服"司坦唑醇、环孢素"治疗,2002年复查骨髓示红系增生,糖水、酸溶血、Coombs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阴性.免疫抗体谱均阴性.粒细胞CD55 99.71%,CD59 99.27%,曾考虑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间断口服中药及激素治疗,病情无好转.2004年复查血常规仍三系减少,网织红升高,骨髓红系增生,粒细胞CD55 1.79%,CD59 5.23%,红细胞CD55 48.4%,CD59 56.19%.诊断为AA-PNH综合征.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近7年146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治疗反应.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MM患者243例(初治及复治病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46例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1.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60岁以上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起病症状以乏力、贫血、骨痛多见。IgG型M
目的:通过对12例诊断明确的抗凝血灭鼠药中度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遇到的有明显凝血异常的病例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出血表现多样,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等.但所有患者出血倾向均较明显.治疗前患者PT、APTT延长明显,经补充维生素Kl及血浆等治疗后,PT、APTT等指标恢复正
最近本科诊断1例伴有del(20q12)CLL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根据其骨髓形态学、骨髓病理、流式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为CLL。这例患者初诊时未进行染色体检查,对氟达拉滨为主的方案治疗反应较好。但此次出现血小板明显减少,从治疗反应来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染色体核型分析存在20q12-异常,给与其激素、静丙治疗抑制自身免疫反应,血小板恢复。20q-在CLL中的意义有必要在临床进一步观察。
通过分析近期我科相继出现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转为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指出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发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恶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确诊上述疾病的患者应在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各个环节,警惕恶性淋巴瘤的出现,以期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关于原发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关系报道不少见,但有关自身免疫性贫血转为淋巴瘤的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血液风湿科住院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咖啡酸片治疗组和利可君片治疗组。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咖啡酸治疗组口服咖啡酸片,利可君治疗组口服利可君片。研究显示,咖啡酸片治疗组治疗4周后,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且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利可君组(P<0.05),可提高机体免疫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LFUO)的患者临床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困难。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亦缺乏简便而特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措施,本文系统介绍了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维程序,第一步首先应明确是否为LFUO,第二步重视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寻找诊断线索,第三步辅助检查是明确LFUO的重要方法,应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第四步诊断性治疗也可为诊断提供线索,第五步综合分析各种临床资料以明确诊断.最后
目的 观察中药再生方治疗治疗低危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7月低危MDS60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按WHO诊断和分型,其中RA12例,RCMD42例,RAS2例,MDS-U4例.随机分为再生方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再生方,水煎服,日一剂.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2mg,日三次口服.治疗期间患者如有感染发热及时应用抗菌药物,贫血严重或出血明显时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
目的 研究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用以指导临床.方法 104例MPN患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AS-PCR)方法检测JAK2V617F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104例MPN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等资料.对相关因素先用卡方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104例MPN患者中71例(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治疗效果以及非遗传学预后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31例老年AML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支持治疗组(46例),包括应用抗生素、输注血制品治疗.标准化疗组(42例)包括:DA方案(13例):DNR60mg/d×3d, Ara-c 200
It is believed that aplastic anemia (AA) is a disease caused by an impaired immune system; however, immunosuppression therapy proved to be ineffective in some AA patients.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