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棉秆固化桩的室外试桩试验与数值模拟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棉花秸秆去根打捆,替代砂井作为竖向排水体进行排水固结处理软土地基,此后,向排水体中灌入由脱硫石膏、矿渣、固化剂和吹填土等浆液,形成秸秆-固化软土桩(简称棉秆固化桩),应用于围海造地吹填土的加固.通过对不同秸秆含量的固化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获得桩-土复合地基Q-s曲线以及s-lgt曲线,明确其竖向承载能力.结果 表明:新型棉秆固化桩存在最优秸秆含量,其桩-土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完全满足吹填土加固对承载力的要求.这种新型固化桩不仅丰富桩基和土工材料形式217.78kPa,提高超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还推动废弃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珠海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结合劲性复合桩软基加固设计方案,分别采用规范方法与数值分析方法对加固方案下填土路基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并将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悬浮桩方案进行软基处理时,下卧层沉降量较大,实际设计与施工中不可忽略;当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应注意相关参数的取值.
为分析地基固结过程对桩承式加筋土挡墙拓宽路基的影响,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与不考虑地基固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各项沉降指标是否满足相关规范,以及墙面水平位移、格栅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地基固结的时间效应,分析桩土沉降、桩身轴力和桩身弯矩随新路基填筑及固结时间的变化,促进对桩承式加筋土拦墙拓宽路基工作性状的认识,为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地基固结与不考虑固结的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福建省厦门市某超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较高,经多次论证,基础形式拟采用可控刚度桩筏基础,通过桩顶设置变形调节装置来调节桩基的支承刚度,以实现桩土共同作用.数值分析显示筏板的沉降呈典型的“碟形”沉降,总沉降量与差异沉降控制良好;筏板下土压力值在200kPa~400kPa之间,地基土承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两种基桩的承载力均得到了充分发挥,说明本工程的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比常规桩筏基础,本
本文以广州某工程实例作为依托,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选取典型断面模拟抛石挤淤法处理软弱路基,分别计算了全部挤淤和部分挤淤两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并与规范法所计算出的沉降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软基处理设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纤维加筋水泥土的破坏机理取决于纤维和水泥土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和引入拉拔能量的方法揭示了纤维加筋机理.首先基于单纤维拉拔实验,获得了不同龄期下和不同纤维埋置长度下纤维拉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实验表明不同纤维埋置长度下单纤维最大拉拔力随龄期的发展逐渐增加,纤维越长,最大拉拔力越尢纤维埋置角度对于拉拔曲线的形态发展有极大的影响,随着角度增大,拉拔曲线会有明显的加强段;同时随埋置角度增大,拉拔
水泥土复合管桩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的“绿色建筑地基”.针对目前常用的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不适用于水泥土复合管桩,依托某工程,以室内试验为基础,结合现场桩基取芯,测定了水泥土强度比值,分析了土质条件、深度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合工程性质、分项系数,给出了适用于水泥土复合管桩的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取值范围.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配制的水泥土强度低于粉质、砂质土配制的水泥土强度,水泥土强度受上质条件影响较大;同一土
本文以脱硫石膏、矿粉和含砂粉土为原料,添加激发剂和棉花秸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土含量、矿粉和脱硫石膏的比值、水含量、激发剂含量、棉花秸秆密度对优化脱硫石膏-矿粉-土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进而优化配比.试验得出各成分影响强度的大小顺序:激发剂>水>矿粉;脱硫石膏>泥土>秸秆;材料的最优配合比:A284C3D2E1,即当30%土,35%脱硫石膏和35%矿粉中加入水固比为0.25的水、1%的NaOH和
基于宁波某车间软土地基2012年至2014年的沉降监测数据,分别采用指数曲线法、规范推荐法和数值模拟法预测了运营阶段的最终沉降量,再通过2015年至2017年的沉降监测数据验证不同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指数曲线法拟合效果良好,并且随着累计沉降观测时间的增长,可以进一步修正预测结果;规范推荐法和数值模拟法可以辅助进行沉降预测分析,组合预测方法能够提高沉降预测水平,弥补实测数据缺失等不足,此外,存在
我国软土分布十分广泛,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公路扩建工程软基处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工程设计时常用方法是减少新老路堤的沉降差异,并根据不同的软基深度、路基填筑高度、路段位置分区和结构物类型等因素确定相应的软基处理方法.结合中山市某公路扩建工程的设计,对公路扩建工程中软土地基设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和方案比选.首先提出了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并根据扩建工程特点给出了较为适用
同体废弃物数量的迅速增长,给城市环境和地下水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依托于深圳海洋新兴产业基地陆域形成工程,利用深圳市光明新区红坳渣土受纳场的渣土作为填料进行填埋造陆,开展了原场地淤泥性质、废弃渣土性质研究,并提出渣土的含水量、有机质、粒径、污染物等性质的填埋要求.最后根据渣土推填区域及性质提出废弃渣土填埋造陆地基处理技术,分别采用堆载预压和挤密砂桩,使废弃渣土填埋后达到一定承载力形成陆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