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嫁接繁殖的理论和操作技术

来源 :2016中国东兴金花茶首届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20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是山茶属植物中的精品.当前金花茶在花茶及保健品开发、园林绿化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受关注,体现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嫁接繁殖是金花茶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繁育的主要方法,了解和掌握金花茶嫁接生理知识及具体操作技巧,对金花茶珍稀品种的保存和新品种的扩繁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金花茶嫁接的原理及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2种较常用的嫁接方法.
其他文献
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国际潮流是向自然农业回归,而且回归自然的效果日益被证实,以健康换取高产和安全是畜牧业环境管理的永久追求.林下放牧养鸡是选择具有耐粗饲,抗病率强,口感好,营养丰富的地方品种,也就是常说的土鸡,在林中放牧饲养,土鸡散养于植物茂盛的林中,终日嬉戏吃食,享受到足够的运动和日晒,土鸡的肉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美多汁有嚼劲,目前市场对土鸡需求越来越高,价格明显高出快大型鸡,这种林牧结合的生态健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探究栽培环境和稻鸭共作对有机物料还田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机氮肥处理相比,秸秆、沼渣还田降低了水稻移栽到拔节期叶片SPAD值,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减弱了水稻移栽到拔节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能力;提高拔节到成熟期叶片SPAD值、抽穗期及抽穗后30天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强水稻拔节到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本研究通过在江西开展金花茶繁殖试验及后续生长观测,结果表明:(1)采用撕皮接技术进行油茶大砧高接换冠金花茶,金花茶的砧成活率为65.00%以上,整株树的嫁接成活率达到了100%,表明在利用油茶开展金花茶高接换冠是可行的.(2)金花茶在遮荫与无遮荫条件下其大砧高接后生长有较大的差异,其中遮荫下保存率达到了83.33%,树体生长较好,而在无遮荫下保存率只有16.67%,树体长势较差;此外,研究表明冬季
本文介绍金花茶的引种及在珍贵树种林下套种栽培技术,总结金花茶造林技术、抚育管理措施、常见病虫害种类和最佳防治方法.
由于多毛金花茶与毛瓣金花茶在未开花时,株型、叶型都非常相似,很难区分,因此,市场上不时有用多毛金花茶冒充毛瓣金花茶来进行销售的情况,让不少人上当受骗。为了让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多毛金花茶和毛瓣金花茶之间的区别,全面介绍了多毛金花茶和毛瓣金花茶的形态特征以及识别要点.
以崇左金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液体培养基法对花粉的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旨在寻找最适合的花粉保存条件,为开展以崇左金花茶为亲本的杂交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崇左金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蔗糖+0.12%H3B03.花粉在-80℃和-2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仍可达原来的40%以上,-80℃条件下保存的花粉其萌发率略
近50年来,国内外一直尝试利用金花茶与山茶进行杂交培育大花、重瓣、带香气的黄色山茶新品种,开展了大量的以金花茶组植物为亲本的杂交实验,同时也开展了金花茶花色遗传规律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杂交育种历史、杂交亲本选择、花色机理、分子育种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的金花茶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探索建立崇左金花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方法:用不同的消毒灭菌组合和培养基对崇左金花茶的幼嫩叶片、幼嫩茎段、半木质化茎段、芽、花苞和种子等6种外植体进行处理和培养.结果:崇左金花茶供试的外植体中,芽和花苞的灭菌非常困难,种子的灭菌相对容易;嫩叶、茎段、种子在一定浓度的激素组合中,较易产生愈伤组织,但是愈伤组织的继续分化是个难题;试验通过幼嫩种子的培养建立了崇左金花茶的组培快繁体系,种子较好的灭菌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金花茶属于木本植物,金花茶组织培养相对其他木本植物研究进展较慢.文章从金花茶外植体的选取、消毒、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过程中出现褐化及污染等方面对金花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综述.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金花茶组培再生体系,具体包括无菌苗诱导、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移栽等,且各阶段配方效果稳定.种子萌发诱导培养基:MS+6-BA0.2mg/L+NAA0.2mg/L+蔗糖3%的效果好,萌发率为82%;继代增殖培养基:改良MS+6-BA1mg/L+KT1mg/L+IBA1.5mg/L+蔗糖4%的有效苗最多,增殖系数为4.2;壮苗培养基以改良MS+6-BA0.3mg/L+I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