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听觉定位校正的初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来源 :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虚拟听觉重放需要采用倾听者个性化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进行信号处理,而采用非个性化头相关传输进行虚拟听觉重放将引起听觉定位畸变.本文证明了采用视听交互的训练方法可以校正这种声像定位畸变,表现为定位准确性的提高和前后混乱率的下降.同时,本文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视听交互训练对声像定位校正的中枢神经机制.ERP测量结果表明,视听交互训练前后N1波未出现明显改变,而P2波出现显著变化.
其他文献
通过对5 口取心井的泥岩颜色、沉积构造、岩性特征的精细观察描述与分析研究,确定苏里格气田西区三维区盒8 下亚段致密厚砂带为辫状河三角洲下分流平原辫状分流河道沉积。应用测井、录井、水平井、岩心等资料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构型理论指导下,利用河道单砂体识别与组合技术逐井逐层绘制出了4 个沉积时间单元级平面沉积微相;再利用多沉积时间单元河道砂体叠置法,研究致密厚砂带在垂向和平面上的构成,在此
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四段发育河流-浅水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集层.以往发现的探明储量以常规砂岩储层中的岩性油藏为主.剩余勘探目标以赋存于孔隙度小于10%,渗漏率小于1×10-3μ ㎡储集层中的致密油为主.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剩余致密油资源的潜力,本文分析三肇凹陷泉头组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采用针对致密油的资源评价方法:小面元容积法、资源丰度类比法及EUR 类比法,对研究区泉四段的源下致密油资源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的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表现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匡立春等,2012),但目前对风城组致密油形成条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测井、岩心分析等相关资料,对风城地区风城组致密油的形成条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风城地区风城组致密油的形成具备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源储配置及地层压力条件四个有利条件。这对于客观认识风城组致密油的分布规律,
中国页岩气勘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建立了涪陵焦石坝、长宁-威远、昭通和延长4 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近年来,页岩气钻井近400 口,其中探井143 口(直井)、评价井130 口(水平井),页岩气产量相差巨大,充分反应出对页岩气的富集条件、机理及其主控因素认识依然不够深入,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本文采用页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实验、扫描电镜实验和现
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泥灰岩为对象,利用渤海湾地区束鹿凹陷未成熟高有机质丰度泥灰岩样品,利用直压式生排烃模拟系统开展地层条件下致密油形成过程模拟。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成熟阶段)排烃产物和滞留烃产物(致密油)的分析,研究生排烃特征和致密油的生成和形成机理研究。实验发现:(1)致密油对应于生烃模拟实验中滞留烃部分,主要形成于生油窗-湿气窗阶段。在总生烃量一定的情况下,油气滞留量与油气排出
近年来,北美地区掀起了油气勘探领域的技术创新浪潮,“Shale oil”在美国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随之,国内也掀起了所谓“页岩油”的研究热潮.近年来河南、江汉、胜利等多个油田已在快速推进“页岩油”的勘探部署.通过对比国内外碎屑岩的粒度分类标准,发现“Shale”是发育页理的粉砂岩及泥岩,不同于国内通常所说的页岩,即发育页理的泥岩;可见,“Shale oil”显然不是页岩油.将美国“Shale
本文对上覆优质源岩对上生下储式致密油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内,青一段下段TOC>2.0%的暗色泥岩为优质源岩,其较上段有效源岩具有更高的生、排烃能力,对下伏泉四段致密油藏的形成具有绝对性的贡献作用:其展布范围控制了泉四段致密油藏的分布格局,其超压大小控制了泉四段致密油的下排深度。
时延估计的定位技术,是通过先估计声源到达不同传声器的时间差,再通过这些时延信息建模解算声源位置.针对传统时延估计易受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声器阵列的时延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多通道互相关系数,对等间隔线列阵中阵元的冗余性对时延估计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通过充分发挥阵元的冗余信息,可以提高时延估计算法的鲁棒性,提高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菊头蝠鼻叶上的鞍状叶在回声定位中的作用,并比较了两种菊头蝠在鞍状叶长度的不同对于其超声定位的影响.在菊头蝠鼻叶的CT断层图基础上,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得菊头蝠鼻叶的三维数字模型.对正常鼻叶和移除了鞍状叶的鼻叶分别进行了声场模拟仿真,获得不同鼻叶结构在近场及远场声压分布,进一步获得其超声发射的指向性函数.通过测量鼻叶超声波束宽度来分析了鞍状叶的作用.结果表明,鞍状叶对于控制蝙
听觉系统具有感受和辨别两种基本功能.其中人耳的辨别功能对于信息的分析与传递尤为重要.目前,对于音高和响度的识别能力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较大关注,但是对于声音时长辨别能力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声学实验,探究了频率、响度、音长三种声音要素对被试主观时长感知差别阈限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被试对于低频信号的的时长差异感知较灵敏,对于高频信号的感知相对较差.在较低响度时被试对各频点信号的时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