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转移复发的新机制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转移、治疗后复发仍是影响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瓶颈,探索肝癌转移复发的新机制及切实有效的临床干预策略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肿瘤特征认识加深可为揭示肝癌转移新机制提供方向。基因组不稳定是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驱动者,二代测序等技术为发现肿瘤内基因组不稳定提供可能。发生转移肝癌与无转移肝癌分子特征截然不同,而肝癌原发灶的分子特征与转移瘤相似;UBE3C突变、PTPN3是肝癌转移驱动因子之一;而基因组稳定的表观调控(如miR-612)或蛋白质修饰(USP7去泛素化)等在肝癌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驱动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其主要的特征包括细胞黏附分子(如E-钙黏蛋白)表达的减少、细胞角蛋白细胞骨架转化为波形蛋白(Vimentin)为主的细胞骨架及形态上具有间充质细胞特征等。通过EMT,上皮细胞失去了细胞极性,失去与基底膜连接等上皮表型,获得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能力等间质表型。四跨膜蛋白分子CD151、热休克蛋白Cryab等可诱导肝癌细胞EMT发生,成为肝癌转移的关键机制。自噬与凋亡异常在肝癌转移复发中起了重要作用,成为肝癌转移复发的重要环节。肿瘤微环境是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基。肝癌瘤周组织免疫"分子标签"可预测肝癌肝内转移,癌内或癌旁的调节性T细胞、CD20+B细胞、活化星状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重塑肝癌微环境,参与肝癌侵袭。循环肿瘤细胞(CTC)是肿瘤转移复发的"种子",CD90+CTC、EpCAM+CTC不仅具有高致瘤性,还可以作为监测肝癌转移复发的指标。提高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落脚点是制订有效控制转移复发的临床干预策略,肝癌转移复发新机制为干预策略制订提供了基础。早期诊断与早期预测转移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的关键。7个血清miR组成的分子标签可术前有效诊断早期肝癌;用cell research系统检测EpCAM+CTC数目可以早期预测肝癌复发。肝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如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综合序贯治疗、肝癌肝移植复旦标准、二步法切除、ALPPS等,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个体化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方向,针对肿瘤异质性采取个体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总之,提高肝癌患者长期生存有待于进一步揭示肝癌转移复发的新机制及在此基础上制订切实有效的干预策略。
其他文献
自从1998年12月31日BP和阿莫科进行历史性的合并后,BP的市场价值已攀升至400亿美元左右。过去5年来,股东收益接近250%,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它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之一,
据加拿大化工协会(CCPA)报道,2000年加拿大化工产品的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200亿加元(134亿美元),化工产品出口比上一年增长29%,对美国的出口增长12%。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原有社区管理的模式和治理手段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社区实际情况,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和密集的商业化,给基层社区治理带来新的问题,增加了城市商圈社区治理的难度。因此,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成为一项急切的任务。与此同时,近年来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获得快速的发展,其创新社会治理的作用和传递社会福利的功能也愈加凸显,这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领域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嵌入性社
肢痛(pain in extremities)原因很多,可由于四肢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筋膜、韧带、肌腱、腱鞘、骨关节、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病变引起。
采用改进型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低浓度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其硝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进水NH4+-N为19.25~58.37 mg/L、无排泥的条件下,当MLSS为3 500~4 500 mg/L、温度>10℃、pH值为6.7~8.7、缺氧段DO<0.5 mg/L、好氧段DO为1.5~2.5mg/L、污泥回流比为200%~300%时,系统的硝化效果最好,平均出水NH 4+-N为1.28
Actiflo Carb工艺是法国威立雅公司开发的一种粉末活性炭投加和Actiflo固高密度沉淀池相结合的工艺,由混凝、熟化、斜板沉淀以及微砂循环系统组成。微砂加重絮凝工艺是Acti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