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结构对Bi-20%Sb合金凝固行为及组织的影响

来源 :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期工作提出液态金属的温度及热历史对其凝固组织具有遗传性,可通过热处理工艺使其组织得到细化,但多是从工艺角度或处理方法上对热处理过程进行讨论,却很少从金属液态结构角度分析其细化机理.基于近年来提出的液-液结构转变理论,对Bi-20%Sb合金在坩埚中进行自然凝固,分别得到合金熔体在经历结构转变前后的不同凝固试样.使用热分析法分析不同试样凝固行为,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通过经典形核理论进行分析以及能量模型的建立,发现转变后的凝固过程较转变前其过冷度显著增大,且凝固组织明显细化,揭示了熔体结构转变对凝固行为及组织有着明显影响,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熔体热处理工艺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参与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西方学者通常会被冠以外国专家的头衔.这一描述,以及许多西方人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动机和教学基础的无知的倾向,可能会在中国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招致批评甚至是被怀疑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它会使中外师生间合作教学关系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同时多数对西方教学缺乏经验的中国学者对此表现出很少的兴趣,并且有时会质疑这种与他们所熟悉的教学实践所不同的形式.本文着眼于有着一段近十年之久的一所新西兰建筑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以往的教学中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教学目标,通过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一系列研究,在三、四年级中尝试对建筑设计评分体系进行标准化改革,改革的内容为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分析考察重点和难点、全面概括评价内容,力求涵盖建筑设计的各方面、灵活分配评分比例和评价标准、统一制作、根据实践不断调整,实践证明,建筑设计课程评分体系标准化改革是针对目前应用型
本文基于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特点,结合相关教改实践,初步探讨了如何通过更加开放灵活并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题目设置和辅助方法,在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同时,明显提升其绿色建筑的自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教学问题.
本文通过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建筑学本科教育阶段使学生建构城市规划层面的宏观思维.作为建筑学专业本科高年级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在教学中提倡针对性与特色.宏观思维的建构是学生后续学习与从业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建筑设计思维的拓展与深化.通过理论与实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学会了分析的实践经验,同时了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在整个
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可分为建筑学专业教育与建筑师职业化教育两部分.建筑策划系列课程在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与设计实践环节紧密相连,因此,建筑策划系列课程是联接专业教育与职业化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与完善建筑策划系列课程,并提出建筑师职业化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应当并重.由于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有密切关系,建筑策划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建
本文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现状,认为其存在着成员学科背景单一,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团队合作不足,很难调动其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对成员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不利于创新建筑人才的培养.根据跨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建筑学学科以及建筑师工作自身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通过创建跨学科学习共同体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设想,并继而分析了要创建新型跨学科学习共同体,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包括跨学科的成员构成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通过实施有效的培养计划,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目的是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也被学校列为改革试点,探索能够与企事业单位融合的新型建筑学教育体制,针对该计划的目标,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要求以及时间设置做出了调整,首先对“认识实习”课程进行教案的重新编写,有计划、有目的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引导,遵循“认识经典或
"古建技术"课程围绕"服务北京,辐射全国"的指导思想,以及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在讲授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知识的基础上,开设以北京清代建筑为中心的专题;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建立了由理论教学、实践认知和总结报告组成的一体化平台,完成了由"中国建筑史"到"古建测绘"课程的过渡,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环节.课程总结包括调查报告、本体现状和病害类型三大部分,培养了建筑学
基于DEFORM-3D平台,对某TC4钛合金复杂筋板件的等温局部加载成形工艺进行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件等温局部加载成形过程中的材料的流动规律、等效应力场和应变场,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加载方式下的成形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等温局部加载与整体加载复合成形可以较好地实现对高筋薄腹件的成形,整个成形过程变形较为均匀,高筋及凹模圆角处充填较好,材料流动合理与只局部加载相比,变形更均匀,筋的充填差较小并且流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某公司仪表工厂Model F生产线.其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运用秒表测时法制定分割式生产类型的标准工时,计算生产节拍、线平衡率、平衡损失及每班产能,发现其存在线平衡率不高、存在制品浪费的问题.然后,运用IE思想中的平衡改善方法,对瓶颈工位进行分析,通过调整作业人员、瓶颈工位作业拆分、ECRS原则及MORI,MORA,MODA动作分析将生产线标准工时由原来的529.2s降低到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