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来源 :中原脑病论坛暨首届河南脑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人类第一大死因.多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缺血性脑血管病得到深入研究,脑出血的损伤较缺血严重,但因种种原因,对脑出血的研究欠深入.
其他文献
睡眠量表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注意适用人群、评估方式的选择,明确评估者是否需要具备特定的资质,量表大部分是睡眠的主观评价,但是可以折射睡眠的客观指标,需要重视,关注已有量表的发展性应用。
2016年12月25日美国国会公布法案意将真实世界证据取代传统临床试验进行扩大适应症的批准,牵动了业界的神经。2017年1月4日,FDA在《新英格兰医学》发表文章《真实世界证据一它是什么以及它能告诉什么?》……向外界展示FDA的考量----具体含义难以琢磨.
本文介绍了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特点、病理基础,阐述了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要点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策略。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路易体(Lewy body)形成为特征。
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流程包括是否是卒中,排除低血糖、肿瘤、MS、颈椎病等非脑血管性病变;是否是缺血性卒中?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卒中严重程度?目前推荐NIHSS量表评估等。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Wilson于1912年详细报道,又称Wilson病。程玉麟(1932)首先报道中国人HLD临床表现,林文秉(1932)对K-F角膜色素环进行了描述,此后25年未见文献报道,至1957年后才有零星文章。
磁共振成像的出现使扫描速度更快、成像更清晰、从形态学向代谢和分子影像学演变。介绍了磁共振多模态成像的种类,阐述了中国脑卒中现状等。
本文介绍了脑血管疾病膜损伤特征,结合具体病例阐述了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等。
神经保护指增强脑神经元对缺血的耐受性而最终促进功能恢复;在药学方面是指直接作用于细胞具自保护效果药物的应用。神经保护是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阻止缺血后引起的脑组织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干扰缺血瀑布反应的各个环节,延长神经元存活的药物或措施。缺血级联反应的每个环节都是保护性治疗的靶点。
颅内动脉瘤(Aneu rysm,AN)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分型按自然病程分为未破裂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按病因分为先天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