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郁达之"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郁达之是<内经>为肝郁所确定的治疗法则,"木郁达之"是用升发之药轻而散之,发而散之,以恢复肝脏疏泄条达的功能.但其涵义又不仅仅在疏肝理气,有诸多达之之法,其运用也不仅仅在"郁证"为病,几乎所有急慢性肝病均可见到肝气郁滞的临床证型,且几乎所有证型或多或少均兼肝郁症状,只要存在肝郁滞症状即可"木郁达之".
其他文献
  采用自拟四玉虎丹汤治疗乙肝56例,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8例,HBV-DNA转阴率75﹪,HBsAg转阴率37.5﹪,抗-HBs转阳率37.5﹪,HBeAg转阴率62.5﹪,抗-HBe转阳率50﹪,抗-HBc转阴率37.5﹪,肝功能
会议
  本文旨在探讨了影响重型肝炎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研究了150例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57例,死亡组93例)的10个指标,并应用统计学处理,发现血清总胆红素
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此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
  目前,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无论中、西医均不能彻底地清除整合入肝细胞核内的乙肝闭合共价键DNA.相比较之下,中医药的疗效尚远不及西医药.其原因是:中医
会议
  自2000年1月以来,本院用1,6-二磷酸果糖(FDP)与阿拓莫兰(GSH)联合治疗慢性肝炎34例,并设对照组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
会议
为提高射频光纤通信系统(ROF)中大电流光探测器(PD)的饱和特性,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对大电流工作下负载电阻大小对PD饱和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微波负载牵引自动测量
  目的:用湿温学说来探讨乙肝疾病的本质和发病机制及传变规律,指导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以卫气营血三焦辩证法则为指导,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初、中、后三期,并用笔者经
会议
  目的:探讨小剂量前列腺素E1(PDE1)对慢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黄疸型肝炎分成两组,对照组装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2.5±16.1岁,给予一般保肝治疗(用
会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CHB患者按HBVDNA定量≥107及<107copy/ml分期治疗.HBV≥DNA107copy/ml者29例服用拉米夫定(LAM)0.1,
会议
  为了观察中药补肾剂益气补肾胶囊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本文于1999年12月~2001年10月共观察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52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