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橘×枳壳杂交群体果肉类胡萝卜素代谢的QTL分析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果实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组分和含量对柑橘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且受到童期长、多胚性等的限制,柑橘的杂交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起步较晚,目前多集中在抗病性、果实大小、糖酸、种子数等性状上,针对柑橘类胡萝卜素多样性尤其是柑橘果肉色泽的遗传机理分析很少.基于此,本研究拟在课题组多年前构建的红橘x枳壳杂交群体的基础上,利用该群体对果肉色泽和类胡萝卜素代谢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以期挖掘控制果肉颜色的关键遗传位点,并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解析柑橘类胡萝卜素的多样性机制.2014、2015年连续两年对红橘×枳壳杂交群体成熟果实进行果肉色差值测定,使用Konica Minolta CM-5色差仪对果肉选择3个点进行色差值测定(避免测量区域为囊衣);取2015年红橘×枳壳杂交群体(结果株数为79株)的果肉,进行类胡萝卜素提取并使用Waters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测定;使用MapQTL6软件对两年色差值以及各类胡萝卜素结合遗传图谱进行QTL分析.通过对两个亲本及其杂交群体子代果肉进行HPLC分析,在红橘母本中检测到14种类胡萝卜素,枳壳父本中检测到13种,而79份结果子代的果肉中均可检测到14种.通过分析色差值与总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发现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果肉红色显著正相关.对14种类胡萝卜素与色差值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中12种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果肉色泽呈显著正相关,但八氢番茄红素和六氢番茄红素对果肉颜色贡献率为负值,即八氢番茄红素和六氢番茄红素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越多,果肉颜色越浅.对总类胡萝卜素和14种类胡萝卜素以及2014年和2015年杂交子代果肉的色差值进行正态分析,发现均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说明红橘x枳壳杂交群体果肉色泽、不同种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结合高密度遗传图谱,对14种类胡萝卜素、总类胡萝卜素以及两年色差值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发现6种类胡萝卜素在2号染色体的同一区域存在显著峰型,通过PT检验,取0.99置信度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到3.57 Mb.对该区间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挖掘到一个与类胡萝卜素裂解途径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余8种类胡萝卜素、总类胡萝卜素以及两年色差值的定位区间存在互相重叠的现象,分别位于2、3、5、6、9号染色体上.本试验共鉴定出7个与柑橘果肉色泽相关的QTL位点,这些定位区间内包含与色泽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但具体控制果肉色泽的分子机制亟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其他文献
探讨最适浓度的生长延缓剂对核桃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主要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种植的4年生温185 核桃为研究材料,比较多效唑与缩节胺不同浓度处理下对光合特征及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生长调节剂在核桃主干结果型树形的构建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供试材料为管理水平中等的5年生主干形温185 核桃,南北行向,株行距4mx 1.5 m.以主干形核桃为处理对象,对PP333和甲哌鎓2种生长调节剂分别
为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核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多效唑和甲哌鎓不同浓度处理,对核桃坚果的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进行研究,对坚果品质进行评价.供试材料为温185核桃.供试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缩节铵(DPC).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4个浓度处理,多效唑(P)为500、1 000、2 000、3 000 mg·kg1;缩节胺(D)为200、300、400、500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2013-2017年,对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评价,为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安徽省榧树资源提供参考.在查阅历史文献记录、走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和产区干部、农民,初步了解安徽省榧树资源分布和种类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对不同产区的榧树植物学信息和生境信息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对花、果实、叶片、枝条等的外观特性进行了测定和描述,对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和分
无纺布果袋具有透光、透气、不透水的特点.果实套袋后,使其外观品质得到极大地提高,防止了病虫害、减少了农药残留、改善了果实风味,提高了果实品质.冬枣套袋是近几年试验成功的一项新技术,是生产优质高档冬枣见效快的先进技术.本研究旨在了解无纺布果袋对冬枣果实品质及细胞壁代谢的影响.以沾冬2号冬枣果实为试材,在盛花后40~60 d进行套袋,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每枣吊留2个枣果,其余全部疏除,将冬枣果实完全包
枣树树冠较大,覆盖度较宽,与其他农田粮食作物生态系统比较起来,较为复杂。另外,枣树本身的生理学、生物学及其生化特点、物理性状、树冠大小、结构及树龄对枣园节肢动物的影响相对复杂,其中大量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枣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内在原因,亦可为分析枣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指导对枣林害虫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无公害枣林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调查了老龄和幼龄两种生态环
香气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果实的风味与成熟度.柑橘中的香气物质主要存贮于果皮中,除了游离态香气,柑橘中还有一类不具有挥发性以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态香气物质,可作为潜在香气来源来改善果实及其加工品香气品质.采后脱绿处理是提高柑橘果实商品性的重要生产措施,然而有关该处理对于果实结合态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并不清楚.以温州蜜柑尾张(Citrusunshiu Marcov Owari)为材料,选取盛花后
炭疽病是柑橘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可使采后果实产生褐斑和腐烂.基于化学杀菌剂在应用于柑橘采后真菌病害防控过程中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等不良因素,寻求采用植物自然防御机制抵御病原真菌的侵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橙皮素(Hesperidin)是一种天然的黄烷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消炎、抗菌的作用.探索橙皮素在胶孢炭疽菌侵染
柑橘果实枯水(Section-drying)是柑橘成熟和采后贮藏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是决定柑橘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是贮藏保鲜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柑橘的收益和产业发展.枯水在温州蜜柑(Citrusunshiu Marc.)上尤为常见,果实发病后营养物质大量减少,果汁减少,甜香味丧失,颜色变淡,品质恶劣,影响商品价值.为探明柑橘枯水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柑橘枯水预测和防治理论依据,开展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密切相关,最终影响植物的抗旱性.以甜橙数据库AQPs序列为基础,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比较相关基因在耐旱性不同的柑橘幼苗干旱条件下表达差异.植物材料为4个月的三湖红橘(抗旱)和三湖化红(不抗旱)实生苗,种子采自于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干旱胁迫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灌溉为对照,于处理后0、5和10 d取植物叶片和根系,液氮速冻后于-8
柑橘果实的转色过程对其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拟克隆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关键基因STAY-GREEN(SGR),并对其在柑橘果实转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深入探究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机理,为未来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进行柑橘育种和品质改良奠定理论基础.利用同源序列法,对滞绿基因STAY-GREEN(SGR)的DNA和cDNA序列进行TA克隆和测序分析;利用MEGA 5.2软件进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