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的特点探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医养生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相对于前代来说,这一时期的养生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统治阶级的重视,医生社会地位的提升,程朱理学的兴起,儒道的发展,文人知医,都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且养生学从理论和实际应用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后天的保养,日常养护多从调理脾胃入手,使五脏调和,六腑通顺,以达健身延寿的目的。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该时期人们的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日常饮食药膳的保健,包括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出现了三种导引术,将动功与静功结合起来修炼。
其他文献
  明代医家龚廷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常以"儒医"自命,主张"王道"行医,在其医著《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书中,常见龚廷贤对"王道"之方的推崇,六味地黄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
会议
  基于肝气主升的生理特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整理,论述了肝气升发异常的机理和病理。并对肝气主升与肝藏象证候关系做了探讨,认为肝气升发异常不外乎太过与不及,从而导致肝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方式,正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构件间的连接节点对于保证预制装配式结构完成预定功能至关重要。鉴于此,运用系统可靠度理论
  郁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了肝主疏泄与郁证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肝阳是肝主疏泄功能的动力。并进一步阐释了肝阳亏虚可导致肝失疏泄,最
  今人往往误解脾的"喜燥恶湿"生理特性而过用燥药伤其濡润之性。本文追溯其源,结合诸家论述,认为脾性湿,恶因水湿伤阳所致的脾湿证,脾喜燥,喜用燥湿药来治疗脾湿证。临床上应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港口码头、跨海大桥以及濒海建筑物等拔地而起,同时对建筑物的设计寿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钢筋腐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以及撒化冰盐等富含氯离子的恶劣环境。目前工程上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其中掺加矿物掺合料或钢筋阻锈剂是最常
  《证治汇补》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李用粹所著,其重视脾胃病同痰饮的关系。在所涉及脾胃病症中,体现了异病同治、一方多用和单方活用的原则,强调脾虚升阳补肾,胃症必兼补心。本
  脾者为后天之本,古人非常重视脾的养生,然而各个时期又有其自己的特点。秦汉时期与脾主运化相关的养生理论及方法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医
会议
在中国实际工程建设中,钢混框架结构由于开间大、而且分隔相对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易形成层屈服破坏现象。在结构中布置
  肝藏血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其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笔者经过考证发现此理论存在着3个方面的问题,中医理论的定义有自相矛盾及逻辑混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