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来源 :第四届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狂犬病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e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动物腹泻和隐形感染,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隐孢子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食入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行传播。隐孢子虫可单独致病,亦可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发病,是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者、免疫功能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该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Toxoplasma gondii is an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rasite that can infect nearly all warm-blooded animals,including humans.Humans and animals become infected by eating undercooked or raw meat containing
目的 覌测荒漠型黑热病主要症状及应用斯锑黑克治疗效果.方法 rk39金标法和rk39 ELISA夹心法检测黑热病抗体,B超仪测量脾脏的厚度和长度,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液及主要生化项目.斯锑黑克(Sodium Stibogluconate)治疗荒漠型黑热病,分6-10次给药,总剂量278.4±39.2mg/kg.
会议
目的 掌握4.20地震灾区血吸虫流行现状和传播风险,提出灾后血吸虫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雅安市血吸虫病历史资料和震后血防工作现状,调查震后自然社会因素变化,抽取重点流行村开展钉螺调查,开展村民和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情调查,采用哨鼠测定法进行水体感染性调查,调查有螺环境中的野粪分布,采集野粪进行血吸虫毛蚴孵化法检查.分析地震灾区血吸虫流行趋势和传播风险.
为了解黑龙江省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8月-2013年9月,在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以及内陆湖泊的15个县市37个采样点,共采集淡水鱼3221条,采用人工消化镜检的方法调查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共采集了13种淡水鱼,其中在10种淡水鱼内发现有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平均感染率为19.96%.
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is an intestinal parasite that can widespread among humans and animals by polluting drinking water,it can cause diarrhea in newborn baby and even cause a death in immun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于屠宰动物旋毛虫病的检验,国际兽疫局(OIE)的法规检验方法为镜检法及集样消化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最为敏感的方法是免疫学方法如ELISA,然而由于目前所采用抗原的局限性(存在非特异性等),免疫学方法始终未被纳入法规方法,因此筛选特异性及敏感性的抗原以建
贾第虫病(Giardias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病,是由肠鞭毛原虫贾第虫(Giardia)引起并呈世界性分布。贾第虫宿主范围广泛,主要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的大肠和小肠,是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贾第虫主要通过饮水、食物、"人-动物"或"人-人"接触传播,可引起宿主产生急(慢)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肠胀气和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的健康,目前已将其列入危害人
旋毛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可感染人和100多种哺乳动物,当人类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肉类时可感染旋毛虫病。由于寄生虫抗原在发育期间的变异及多种分子参与寄生过程,单独使用一种蛋白很难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效力,因此,多种抗原联合疫苗可能产生有效的保护。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虫体通过旋毛虫抗原的变异来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攻击。其中,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 抗原)的蛋白成分可干扰宿主免疫识别,通过调节或逃逸宿主免疫反应而达到寄生目的。研究表明,旋毛虫肌幼虫ES蛋白是诊断旋毛虫病最主要的诊断抗原,但不同旋毛虫种肌幼虫所分泌的ES蛋白存在差异,给旋毛虫病的诊断和预防带来困难。
旋毛虫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感染可以致使宿主出现强烈的免疫抑制,然而参与这种抑制作用的关键蛋白分子及其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有关旋毛虫免疫逃逸相关基因的研究薄弱,而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在入侵宿主组织和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寄生虫免疫逃逸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室通过构建旋毛虫3日龄成虫cDNA文库及免疫学筛选成功获得一条高丰度和强抗原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Zh6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