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y48935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梳理了1995-2015年上海市各街道高星级酒店的数量规模和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并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其结果表明:(1)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空间结构主要以老中心城区“单核型”高密度分布的空间集聚模式为主逐渐向“多核型”空间均匀分布的模式转变,高星级酒店分布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2)2005年之前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的数量增长缓慢,且以老中心城区为主,2005-2010年之间酒店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尤其是郊区的高星级酒店分布数量越来越多,但仍与中心城区有较大差距,2010年之后酒店分布进入稳定增长状态,郊区逐渐成为高星级酒店分布的主要地区;(3)上海市高星级酒店密度整体上呈空间正相关关系;(4)人均GDP、人口规模、商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外向程度对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的区位布局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资源禀赋、投资以及交通并不显著影响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的区位布局。
其他文献
全球城镇化进程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胁迫效应和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研究是未来国际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也是国际组织高度关注的高优先研究主题。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领域在交互耦合理论、耦合关系、耦合机制、耦合规律、耦合阈值、耦合模型和耦合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研究的国际进展。关于城镇化与生
以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要素为标志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在此大背景下,中学地理学科必将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师的“控制作用”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成败。
以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要素为标志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在此大背景下,中学地理学科必将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资本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准确、细致地测度自然资本的利用状况,对于评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规划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新近提出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强调存量资本恒定对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旨在克服传统模型未区分自然资本的流量和存量的缺陷。本文系统阐述了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并重新推导了区域足迹广度和区域足迹深度两项关键指标的计算公式。基于改进后的模型分别对全国30个省
地理图表是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缺乏有效的地理教研和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图表解读障碍把握不准,导致图表教学效果不叫。鉴于此,本文以“图表解读障碍原因分析与对策”为题,分析高中学生图表解读障碍的真实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切实提升学生阅读、分析和应用图表的能力。
小洲村原本只是一个特色岭南水乡古村落,如今却在空间生产的不断解构与重构过程中演变成了集艺术创作和创意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空间。本文旨在引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对小洲村的空间转换过程以及其空间生产主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小洲村的空间实践过程经历了岭南水乡古村落的自然发育时期、艺术精英自发集聚阶段、城郊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并举阶段三个阶段,并对应了水乡古寨生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2004年-2016年CNKI收录的北大核心期刊中主题灯“创意产业”的4191篇中文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文献发表数量、主要期刊、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群、关键词词频等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自2004年以来我国创意产业研究的主题集中在“创意产业与经济”、“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创意阶层”等方面;发文数量最多的刊物为文艺类和经济管理类期刊,如《装饰》
人口专题研究是城市规划中最为重要的基础研究项目。传统城市总规的人口研究主要涉及人口规模预测和人口构成分析,新时期的总规人口专题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所提高,主要特点表现为: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和新问题;充分发挥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和GIS技术手段的运用,建立人口与空间的关系;需要结合产业和发展动力来分析人口,避免就人口论人口;由人口来判断城市发展特征和问题,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基础性支撑
资源要素是中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产业支撑,其演进轨迹与城镇发展模式变更具有紧密联系。本文分别对日益减少型的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型的旅游资源和持续累积型的文化资源类型中小城镇发展模式进行评述,并从不同类型资源演进对城镇发展驱动机理和空间形态演变产生影响的视角对城镇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三种类型资源型城镇存在一个共性,即不同资源演进阶段对应不同的城镇发展模式。同时,针对三种不同资源类型,其演
“流”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网络大数据提取东北地区铁路客运班列,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总体规模、网络密度、城市中心性及其空间分维、凝聚子群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选择进行相关探讨。结果 表明:(1)哈尔滨、大连和吉林等城市功能显著提升,本溪、盘锦及鞍山等城市城市规模明显增长,沈阳、长春的城市功能及规模均得到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