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液相沉淀法制备CeO纳米晶

来源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硝酸铈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纳米CeO<,2>超细粉体,用X射线衍射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样品的平均晶粒度为8nm,而传统加热法则为16nm,反应时间由60分钟缩短为5分钟,并提高了颗粒的分散性.
其他文献
马钢新建2#2500m3高炉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自投产至今,各项水质指标控制较好、系统运行状况稳定,取得了良好的保产效果。这与制订合理先进的水质管理指标、较为彻底的清洗预膜和严格的日常水质监测、控制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水质稳定工作密不可分的。也为水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针对HLY300-49长轴泵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情况和泵体工艺结构特点,进行改进与完善,并一一加以解决。
围绕斜板池效率低、故障率高等问题展开调查,对工作介质、斜板池填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斜板填料结构进行全面改进,斜板填料使用寿命提高三倍以上。
介绍了武钢一号高炉采用的联合式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及其安全运行措施,全面分析节水节能效果,该项技术节约一次性投资显著,应推广应用。
利用DSC测定LaO-CeO-ZrO(简称LCZ)粉的高温相稳定性并与YSZ进行对比表明LCZ在室温~1300℃内没有相变;采用热膨胀分析仪对粉料的热膨胀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氧化铈的添加提高了锆酸镧的热膨胀系数;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得出,涂层厚度及元素分布均匀;涂层热循环寿命研究表明LCZ涂层寿命高于LZ涂层.实验结果说明LCZ粉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热障涂层材料.
制备了新鲜的FeO甲烷燃烧催化剂,利用XRD、SEM和TG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质量比为1:1的NaCO和KCO熔融盐中研究了FeO中的晶格氧对甲烷的催化燃烧性能.TG分析表明,FeO与CH的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550℃开始,700℃结束,这一阶段里FeO主要被还原成了FeO,第二个阶段从800℃开始,FeO被还原成了FeO和Fe;新生成的铁和低价铁氧化物与空气反应的T
文中采用机械合金化(MA)和氢化燃烧法(HCS)制备了MgAlNi,通过对它们储氢性能的对比研究发现,MA优于HCS.采用MA制得的MgAlNi储氢合金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高储氢量,对PCT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氢平衡压的关系式.MgAlNi(MA)553K时100s内吸放氢量分别为2.67和2.54mass﹪ H.用XRD方法进行物相分析,表明添加适量Al没有改变MgNi的物相结构,由于MA能够制
电解质在水溶剂中的活度系数是溶液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参数.它集中反映了指定溶剂中离子之间及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离子溶剂化、离子缔合及溶液结构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电导法测定了298K下ErCl在水中的活度系数,并分析了浓度对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影响.
以仲钨酸铵为原料,分别采用高温煅烧、低温淬火与高温煅烧、自然冷却方法制备了正交晶型和单斜晶型的WO,研究了两种不同晶型WO的光催化析氧活性,结果表明,正交晶型WO的活性高于单斜晶型WO.同时对光催化剂WO的用量以及电子受体Fe的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析氧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通过浸渍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采用失重法测量年蚀率,电化学方法测试极化电阻和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的10PCuRE耐候钢与A3钢的耐候性能,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0PCuRE耐候钢性能明显优于A3钢.耐候钢和A3钢经室内加速腐蚀后表面呈不同状态.耐候钢表面生成均匀美观的黄褐色锈层,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小的球状氧化物颗粒均匀分布,而A3钢表面锈层粗糙有瘤状氧化物突起,锈层呈黑色与黄褐色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