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195例怀疑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MRI除常规斜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面序列扫描外,加扫斜冠状位序列,通过分析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图像作出稳定型前交叉韧带(纤维束轻度撕裂或未受损)和非稳定型前交叉韧带(纤维束重度撕裂或完全损伤)的判断,并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下所见进行对比.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MRI
【机 构】
:
洛阳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 洛阳471003
【出 处】
:
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195例怀疑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MRI除常规斜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面序列扫描外,加扫斜冠状位序列,通过分析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图像作出稳定型前交叉韧带(纤维束轻度撕裂或未受损)和非稳定型前交叉韧带(纤维束重度撕裂或完全损伤)的判断,并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下所见进行对比.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MRI诊断前交叉韧带稳定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95.6%、95.1%,非稳定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95.1%、95.6%.结论:MR能较准确地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把前交叉韧带损伤划分为稳定型和非稳定型后,取代以往正常、部分及完全撕裂的诊断,能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更有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分别采用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判断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时改良McGuire评分[(85.64±16.52) vs(52.46±10.25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对2010年8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71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并接受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以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为诊断依据,分别于入院24 h内,术后第3d,术后第7d进行检查,统计不同韧带重建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总手术时间(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皮肤、黏膜、深部组织感染及脓毒血症、脓毒血症性休克等,也是引起社区和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病原菌耐药现象不断上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uccus aureus,MRSA)已成为全球医院感染的重要革兰阳性细菌,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治疗棘手的特点.MRSA多重耐药严重
目的:探讨运用肩关节镜治疗体能训练所致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体能训练所致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共30例,采用在肩关节镜下,缝合肩关节唇、锚钉固定,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结果:其中26例恢复良好,4例一般,治疗优良率达87%。结论:采用在肩关节镜下治疗体能训练所致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下脱位效果良
目的:探索核心肌力训练在提高训练成绩、降低训练性下腰痛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体校入学新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每日在完成正常训练的基础上,分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30分钟)实施4类核心肌力锻炼,12周后分别测试训练成绩(400米障碍、单杠卷身上及投弹)并统计训练性下腰痛发生率.结果:核心肌力锻炼组及对照组之间训练成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力锻炼
目的:探讨并评估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38例关节内骨折病例,包括胫骨髁间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踝关节周围骨折等,关节镜下全面检查关节内结构的损伤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直视下监视、辅助骨折复位、选择空心螺丝钉、埋头加压螺丝钉、带线锚钉及不可吸收丝线缝合等进行内固定,术后辅以铰链式膝踝关节支具固定并指导
目的:本实验通过脉冲电流经皮刺激有氧和无氧训练疲劳运动员肝区,观察体内血清GSH-Px、SOD、T-AOC、MDA的变化,探讨经皮刺激不同训练模式对其血清学自由基的影响及脉冲刺激仪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某体育学校160名的健康汉族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有氧训练对照组(A组)、无氧训练对照组(B组)、有氧训练刺激组(C组)和无氧训练刺激组(D组),每组40人,建立训练疲劳模型,刺激组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8"字法缝线固定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内、外侧及后内侧入路,采用"8"字法缝线固定治疗成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9个月),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后抽屉试验、反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
目的:探讨体能训练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而指导体能训练及临床诊治,做好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十年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ACL损伤体校学员及运动员233例(246膝),对损伤发生率、易损伤训练项目、损伤原因及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在膝关节屈曲位
目的:探讨慢性外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踝周肌群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对正常运动员和慢性外踝关节不稳运动员进行踝周肌群生物力学测定.采用CYBEX-600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背伸、跖屈、内翻及外翻肌群进行峰值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峰值力矩比(D/P、E/I),耐力比(ER)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远动员双侧跖屈、背伸、内翻及外翻肌群在慢速及快速测试中PT、TAE、ER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跖屈肌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