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晚熟杏品种冬杏果实10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长达180 d左右,是研究杏果实发育和成熟机制及晚熟杏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明确冬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光合同化产物含量的日变化,对研究果实发育和成熟机制及生产调控有重要意义.以28年生冬杏为试材,试验树树体健康,树势中庸,常规条件栽培管理.在冬杏果实第1次快速生长期(Ⅰ期,花后14~35 d)、缓慢生长期(Ⅱ期,花后35~119 d)、第2次快速生长期(Ⅲ期,花后119~180d)的中期,于晴天用LI-6400测定光合日变化(8:00-20:00,每小时测定1次),并同时测定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蔗糖、山梨醇和淀粉含量.分析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及光合同化产物含量日变化的差异及其对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发育时期冬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8:00,光合"午休"出现在13:00.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合同化产物日积累量以Ⅲ期最高,分别为7.55μmol·m-2·s-1和0.24mol·m-2;Ⅱ期最低,分别为5.05 μmol·m-2·s-1 和0.10 mol·m-2.叶绿素a 含量在光合"午休"前逐渐下降,其后Ⅰ期的含量不再变化,Ⅱ期和Ⅲ期的含量逐渐增加.叶片叶绿素a日平均含量以Ⅲ期最高(1.17mg·g-1FW),Ⅰ期最低(0.93 mg·g-1 FW).叶绿素b含量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同步但最低值出现在16:00,日平均含量以Ⅰ期最高(0.53 mg·g-1 FW),Ⅱ期最低(0.45 mg·g1 FW).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光合"午休"前小幅下降,其后出现一个较小的峰,平均含量以Ⅲ期最高(0.44mg·g-1FW),Ⅰ期最低(0.36 mg·g1 FW).蔗糖含量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日平均含量以Ⅲ期最高(9.09mg·g-1FW),Ⅱ期最低(6.89mg·g-1FW).Ⅰ期和Ⅱ期叶片淀粉含量以光合"午休"点为界限,先下降后升高.而Ⅲ期叶片淀粉含量在光合"午休"点达到峰值(13.69mg·g-1FW).Ⅰ期和Ⅱ期叶片山梨醇含量在光合"午休"点达到峰值,以Ⅰ期最高(41.49 mg·g-1FW).Ⅲ期叶片山梨醇含量则以光合"午休"点为界限,先下降后升高,最低值为(31.13 mg·g1FW).综上所述,较低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同化产物日积累量是导致冬杏果实缓慢生长期持续较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捕光色素含量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叶片中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缓慢生长期合成量相对较低、输出量较少,间接影响了果实光合同化产物的分配量和积累量.叶片暂时淀粉随蔗糖和山梨醇输出量的变化而反向大量积累或分解,第2次快速生长期叶片中较高的淀粉含量能有效的促进光合产物的输出.
其他文献
磺胺增效剂是一类2,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包含多个结构类似的药物,是当前畜牧养殖业应用最广泛的兽药之一,其残留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会危害消费者健康。由于抗体对分子结构具有精细的识别能力,传统的基于抗体的生物分析技术难以实现磺胺增效剂的多残留定量分析。[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克隆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磺胺增效剂类药物受体蛋白)的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获得蛋白并将蛋白进行纯化为检测磺胺增效剂多
目的:以自然光为对照,探索不同光质组合对石榴幼树生长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突尼斯软籽石榴生长的红/蓝光质组合.方法:从突尼斯软籽石榴为植物材料,在塑料大棚内,用RB(3:7)、RB(2:8)、RB(7:3)、RB(8:2)这4种LED组合光源对石榴幼树人为补光,以自然光为对照,测定幼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及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结果:4种LED组合光源补光后,石榴幼树叶片中,RB(2:8)明显
目的:从中国石榴7大主产区选取80份石榴品种,用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以期找到抗寒的种质资源,为石榴杂交育种、培育抗寒新品种提供亲本.方法:休眠期取80份石榴品种的1a(年)生枝条进行低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8、-12、-16、-20℃,每个处理维持24h.处理完成后测其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再对REC数据进行Logistic方程回归分析,得出半致死温度(LT
梨属于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果树,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不结实,在生产中必须合理配置授粉树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常常因授粉树配置不当、花期不良气象条件影响昆虫传粉或人工授粉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减产,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变化激烈,春季倒春寒以及花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昆虫的传粉活动,使得许多梨树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下,严重影响产量.如果所栽培的梨品种自花授粉能结实的话,就能避免或减少因传粉媒介昆虫的不活动而造
ACS(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是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它催化S-腺苷蛋氨酸形成ACC,对乙烯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乙烯是控制果实成熟、软化和衰老的重要激素,依据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乙烯释放变化的不同,果实可分为呼吸跃变型和非呼吸跃变型两类.有研究表明,两种呼吸跃变类型在砂梨中同时存在,ACS调控不同呼吸跃变类型梨
通过转录因子调控功能基因的表达,是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关键环节.作为植物体内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unge)是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梨野生种质资源,普遍用作梨栽培品种的砧木.为了探明4R-MYB转录因子在杜梨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克隆了杜梨Pb4RMYB的全长cDNA序列,研究其组织表达模式和不同胁迫下的表达
牛筋条(Dichotomanthes tristaniaecarpa)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蔷薇科牛筋条属,是中国西南云南和四川特有单种属,仅分布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结合云南山高坡陡、冬春干旱的实际,总结群众经验,研究发现,牛筋条无论嫁接苹果和梨都有矮化树体和提早结果的效果,可以一砧多用,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矮化砧.但用其嫁接培育的苹果或梨苗,主根发达,入土很深,须根少,
挖掘与桃抗蚜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桃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揭示桃抗蚜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依据.以来源于粉寿星的抗蚜桃01-77-3 为母本,感蚜桃CN13 为父本,组配杂交获得F1代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以96-51(抗蚜)为母本,10-7(感蚜)为父本杂交获得F1分离群体作为验证定位位点准确性的材料.参考桃基因组序列开发基于Sanger测序的SNP,
果胶以高度甲酯化的多聚物形式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果胶通过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s,PMEs)去甲酷化,果胶甲酯酶抑制剂(Pectin methylesterase inhibitors,PMEIs)能够抑制果胶甲酷酶的去酯化作用,从而调控PME的活性.PMEs和PMEIs在果实成熟时参与果胶的降解.系统鉴定桃PME和PMEI基因家族以及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将有
桃是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骤然升高.在呼吸跃变发生的同时会出现乙烯释放高峰,使果实迅速进入成熟阶段.乙烯信号首先由位于膜上的乙烯信号转导基因感知并传送至细胞核,再由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调控桃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乙烯响应因子是乙烯信号下游的一个关键响应因子,他们可与靶基因启动子上面的特异DNA原件结合,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