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超级电容电极材料Li4Ti5O1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近年来被关注的储能元件,它具有比常规电容器能量密度大、比二次电池功率密度高的优点而且可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能量存储装置,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便携式仪器设备、数据记忆存储系统、电动汽车电源及应急后备电源等。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4Ti5O12/C复合材料,活性碳正极/隔膜/Li4Ti5O12负极顺序组装模拟电容器,并研究了其性能。
其他文献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以其优异的稳定性、耐腐蚀性、低价和较高的析氧电位等优点,而被广泛的研究和报道。但是二氧化铅电极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镀层附着力低、易剥落,在电解过程中寿命不稳定等。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详细研究了Pb2+离子浓度、电流密度、电镀液温度及电沉积时间对于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强化测试寿命的影响。
过渡金属铁氰化物或普鲁士兰的过渡金属类似物。具有类似分子筛的立方框架结构,是以电化学可逆的铁(II/III)为中心,通过氰键(CN)与过渡金属离子连接而构成的一种无机配位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固态化学和结构特征,这些化合物在电催化(合成)、光电催化、电致生色、成像、离子交换、离子检测、充电电池、电极材料以及光磁和磁光器件。等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中某些金属铁氰化物如NiHCF 可沉积在导电基体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Ni-P电极,碱性介质中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i电极中掺杂P原子能够显著提高甲醇氧化反应电流和降低甲醇氧化反应的起始电位。这主要是由于氢与Ni-P之间的结合能较弱,使得吸附在 Ni-P电极表面的氢原子能够快速容易的去除,可以提供更多的清洁表面来吸附甲醇分子以及形成甲醇氧化中间物 CO的主要氧化剂H2Oa。研究还发现,Ni-P电极上甲醇氧化的起始电
钢筋混凝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也是当今各种建筑材料中耐久性最好的材料之一。但钢筋混凝土在不良环境作用下会受到破坏导致建筑物使用寿命缩短.钢材腐蚀是钢筋混凝土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钢材的最主要腐蚀形式是点蚀,因此钢筋混凝土中钢材点蚀机理及防护措施的研究对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量,比较了钢筋混凝土用二种常用钢材圆钢(C1)和锣纹钢(C2)在混凝土孔隙模拟液中
作为现代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缆索承担着悬索桥上部结构的全部静载和活载,控制全桥的刚度和线形,其耐久性直接影响着悬索桥安全和使用寿命。由于缆索长期暴露于城市、工业、海水等自然环境中,极易在雨水、空气等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破坏,轻则影响行车安全、缩短桥梁使用寿命,重则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如美国Williamsburg桥,由于当初没对钢丝进行镀锌处理,建成仅七年就发现钢丝锈蚀
含添加剂的酸性硫酸盐镀锌工艺常用于钢带、金属线材、带材、管材和板材等的连续快速电镀.添加剂该工艺的核心,是影响镀层光亮度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添加剂主要是由载体光亮剂、主光亮剂和辅助光亮剂等多种成分组成。烟酸和亚甲基二萘磺酸钠(NNO)是常用的辅助光亮剂,可扩大光亮电流密度范围,特别是低电流区镀层光亮范围,提高镀液的分数能力和覆盖能力,增加极化度。本文运用CV和EQCM技术研究酸性硫酸盐镀锌液中N
钢筋腐蚀是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严峻问题。关于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可有许多措施,其中合理使用缓蚀剂(又称阻锈剂)是防止钢筋发生腐蚀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缓蚀剂复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协同效应现象,可以用较少的缓蚀剂获得良好的效果,扩大缓蚀剂的使用范围并解决使用单组分缓蚀剂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亚硝酸钠为基本成分,经前期筛选,以0.01mol/LD-葡萄糖酸钠
水电解制氢作为一种传统的制氢方式,具有氢气纯度高、原料广泛、过程清洁等众多优点。然而在氢气制取领域,目前仅有不到5%的氢气是通过水电解技术获得,在经济和规模方面均无法与利用化石燃料制氢相比,根本的原因在于水电解过程能耗大,制氢成本高,从而限制了水电解制氢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在超重力条件下进行了水电解制氢的研究,恒电流电解时,超重力条件下水电解制氢的槽电压明显地域常规重力条件下的槽电压,并且随着重力
本文采用直流阴极电沉积方法,以Co(NO3)2.5H2O、NH3.H2O和C2H5OH为原料,在Ni 基体上沉积制备了钴(II)的有机无机掺杂催化剂。利用多电位阶跃在1 mol/L KOH溶液中考察了电极双电层充放电性能并计算了电极的粗糙度;利用循环伏安法(CV)在1 mol/L KOH溶液中考察了催化剂在-0.2~0.6V 电位窗口内的氧化还原行为。在磷酸缓冲溶液(pH=7.0)中利用计时电流法
水相超级电容器由于电解质击穿电压的限制,单元工作电压范围小,导致其较低的能量密度。90年代中期俄罗斯专利首次提出将双电层电极与电池串联组成不对称结构,旨在保证适量比电容的前提下拓宽工作电压范围。不对称电容器是利用过电势互补,通过不同材料电极的串联,提高工作电压范围。但法拉第电极的引入在获得高能量密度同时会损失循环寿命。值得注意的是,在水相体系电解液中氧化锰具有与炭材料相异的过电势,并且在充放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