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加权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加权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加权主分量分析的原理,将特征加权和主分量分析相结合,构造了一个新的双中心的高斯分布函数作为加权函数对人脸各维特征进行加权,从而利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该方法与已有的单中心羽化函数加权的WPCA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胶辊胶圈与成纱质量关系的分析,得出要想稳定产品质量、减少锭间差异,就必须提高和稳定胶辊胶圈在使用中的一致性,并保证相关牵伸部件工作的一致性,减少其对胶辊胶圈正常运转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瑞士BERKOL公司BSS/AM-2磨皮辊机(下称BSS/AM-2)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及结合各种皮辊的硬度采用不同的磨砺工艺,对成纱质量(主要是条干CV%)的比较试验,阐述BSS/AM-2型磨皮辊机的优越性.实践证明BSS/AM-2型磨皮辊机所具有的LC显示器显示数据,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检测系统、砂轮吹净清洁功能、累计计数器(包括时间)故障显示,自动报警停机装置6种不同的磨砺菜单,紫
本文从纺织下胶圈张力销对胶圈内层造成的磨损现象进行整体牵伸系统分析,论述下胶圈内层磨损对成纱质量、胶圈消耗、牵伸同步、节能降耗的危害,结合新型专利下胶圈张力辊(专利号:0025876.X、01201160.6、200620018168.6)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与实践,得出新型专利下胶圈张力辊是改善牵伸配置、稳定纺纱质量、延长下胶圈使用寿命、降低纺纱电耗的新型纺纱器材,对促进我国纺织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
上销是纺纱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对成纱质量起作用.本文介绍了曲线牵伸上销工作原理,并将环锭纱、紧密纱和曲线牵伸上销纱线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曲线牵伸上销能够明显地改善成纱质量.
本文详细论述了压力棒上销产品构想由来、产品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压力棒上销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对前景的展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服饰的追求,开始逐步体现舒适与美观的统一。显然高密高支纯棉,各种新型纤维织物已成为发展的趋势,进而对纺专器材的要求也愈高,因此我们对胶辊胶圈的选型及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大豆蛋白纤维纺纱实践过程。
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为纺织品进入国际市场大开方便之门,对纺织业来说难得机遇,但某些国家为其政治及经济目的,对中国纺织品以种种借口设定限制.同时国内各地大量中小纺纱厂纷纷上马,数量规模迅速扩大,致使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本文论述了在此形势下,胶辊车间对胶辊胶圈如何应用及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尤为重要.
应用基于图式理论的仿人智能控制思想对小车二级倒立摆的摆起倒立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探讨了在摆起倒立控制的各个阶段中仿人智能控制器对系统能量和摆杆相对姿态的控制机理,分析了控制器各关键参数对系统能量、相对姿态、能量分布影响的规律.仿真与实际控制的结果验证了所示规律的正确性.
应用最大熵模型进行英文基本名词短语的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短语识别算法.本文首先利用训练语料和自定义的特征模板生成候选特征,继而利用计算特征增益的特征选取算法进行特征选取.最后利用改进的迭代算法进行特征的参数估计,建立模型.目前实验重点为特征选取,给出初步实验结果.
移动通信网络正飞速地发展着,并不断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移动通信网上一些传统的工作模式(语音通信,短消息等)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移动服务的需要.移动新闻服务逐渐走进商用领域,与此同时,对用户兴趣的分析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移动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的基础上,挖掘移动用户的兴趣模型,建立新闻文档的吸引度模型,并通过仿真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