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背离--“花雅之争”理论模型与清代宫廷演剧实际

来源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变迁”学术研讨会暨2020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u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雅之争”是清代戏曲史研究中的重要现象,是对清代昆腔为代表的雅部与众多地方声腔争胜消长问题的理论概括。清代宫廷的地方声腔演出理论上来讲,也是“花雅之争”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花雅之争”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适用于清代内府戏曲演出的实际情形。原因首先在于“花雅之争”这一理论模型无法全面概括清代戏曲史中纷繁复杂的腔调竞演与融合现象,更无法在宫廷与民间、城市与乡村、北方与南方等不同场域同样适用。其次,“花雅之争”理论与清代内府戏曲演出之间存在一定适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理论的构建以北京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京城作为清代政治和文化中心,其戏曲演出情况能够作为全国整体情况的代表。而以北京为考察对象的同时,又大量采用了清廷禁戏谕旨和清宫演剧的研究成果。再次,“花雅之争”理论与清代内府戏曲演出之间的矛盾性同样十分突出。第四,清代内府地方声腔与昆弋两腔的关系应该用“花雅并蓄”来概括更为妥当。最后,内府演出的地方腔调及剧目皆来自民间,在内府的演出环境中逐渐雅化,而内府又通过引领风尚或禁戏谕旨等形式影响着地方腔调的民间演出。
其他文献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自古以来就有浩如烟海的民歌,它是一个拥有蒙、汉等多民族族群参与的艺术形式。科尔沁短调民歌作为科尔沁民歌的组成部分,整合了多地区、多族群的风格特征,最终形成了民俗文化的一体认同和音乐文化上的多元融合。
基于技术变革的现代媒介不仅是戏曲传播的载体,更在融合进程中促成戏曲形态和审美倾向的改变。唱片技术对声音的精准记录和独特音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京剧流派声腔的风格形成,广播的普及更是强化了声腔作为戏曲审美的第一要义。电影通过镜像突出了戏曲审美的视觉偏向,电视密集的声音优势则再次提升了听觉在戏曲审美感官中的比率。影视技术的变革持续拉近戏曲观演的心理距离,需要人为延伸的审美空间被大幅压缩,视觉交叠冲突由此
本文从“经验”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经验”一词的古今用法的具体分析,对“经验”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概念生成及其流变做出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的阐释。
宋辽金是我国文化艺术极为发达的一个时期,各个视觉传统都十分兴盛,版画以其可复制性、传播的广泛性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从技术和题材两方面探讨版画和墓室壁画的关联,首先砖雕和版雕具有共通的技术传统,其次在孝子图、屏风画和仙桥等图像上,二者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这表明墓室壁画大量借鉴了版画的元素。但画工在借鉴版画的同时,也做了一些适宜于墓室礼仪环境的改造,以符合整个图像程序的逻辑。
从“同治中兴”至辛亥革命的一段时期,传统的中国正历经“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夜,现代报刊的出现对传统的文艺生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报刊作为大众媒介让传统戏曲在社会经济政治自下而上的西化思潮和洋务实践中,呈现出对称性的改良发展趋势,并在西学东渐的变革时期推动了戏曲在政治表现、评论传播和班社运营上的新变,为今后戏曲中西融合的发展脉络埋下了伏笔。
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界,艺术学理论研究是显学之一,但对中国艺术学科发轫时期译介的日本艺术学理论著作的梳理、研究却不多见。这个时期,中国学界译介的日本艺术学理论著作,既有日本学者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著作,也有转译日本学者翻译苏俄的艺术理论著述。中译日本艺术学理论著作的学术价值及其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学者译介日本艺术学理论,具有促进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两种思想目的性。
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变革着媒介并影响着艺术的内容与形式.19世纪,马克思与恩格斯思考并探讨了科学技术的进展对促使艺术变革的可能性;20世纪,大众传媒的崛起推动了艺术生产与传播媒介及方式的变革;21世纪,电脑网络的发展重组了公共文化空间结构,变革了人们的认知方式、艺术观感方式和传播流动方式.本文以21世纪媒介变革催生下的,网络媒体孕育的全媒体时代为背景,以优酷
跨年综艺作为当下一种流行的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形式,因其庞大的数量和多元的类型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它已经成为当下观众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在媒介技术的作用下,跨年综艺经历了“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和“多屏时代”三个阶段的演进,表现出时间“档期化”,观众“分众化”,内容“多元化”,功能“典型化”的多重变迁特征。其背后反映出不同观众在寻求身份认同时,经历了从“社会身份认同”到“集体身份认同”再到“自
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黑漆描金的12扇大型屏风。本文认为,该屏风正面并非该馆著录中所说的“中国皇帝接见外国使臣”,而是与康熙时期十分流行的“郭子仪祝寿图”的题材有关。背面所绘正是康熙时期最为流行的“耕织图”题材。这是一件带有徽章的漆屏风,为目前国内外所存漆屏风所罕见,可定为18世纪中国外销漆。它反映了继款彩屏风后,广州作为贸易口岸在参考了17世纪广受欧洲喜爱的日本莳绘风格,并结合广东的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设计运动之现代性兴起的关键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成立于这一时期的生产工艺协进会肩负“生产工艺振兴”的民族使命,积极倡导中国生产工艺的改良与推广,以生产工艺的现代性建构为办刊宗旨和行动指南创办了《生产工艺》杂志。本文从设计现代性视域出发,以期刊史料为史证,以《生产工艺》为文本研究依据,呈现生产工艺协进会成立的理念与宗旨,梳理艺术、工艺、图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