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6827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07年5月,重建前交叉韧带100例,其中50例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及γ射线照射处理后的异体胫前肌腱重建,50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浓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4月至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收治入院的34例(41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Ficat期分期标准:I期24髋,Ⅱ期17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9个髋关节),对照组17例(21个髋关节)。
目的:在腰椎管狭窄症中,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常同时并存,特别是分别成为非同一平面的狭窄因素时,单纯的内窥镜髓核摘除术仅能解决椎间盘平面的压迫因素,不能解除黄韧带部位造成的狭窄,为了一次同时解除两种压迫因素,我们设计了椎间孔镜一期腰椎管侧前壁减压术;方法:CT定位,自小关节内侧黄韧带狭窄处(椎管侧壁)穿刺至椎管前壁的椎间盘突出处,逐级环踞减压、置入工作通道,内窥镜下摘除突出髓核和切除黄韧带;结果:
[目的]通过对同节段腰椎管内骨化和椎间盘突出并存患者影像资料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分析,探讨骨化组织、脱出髓核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合理制定手术方法、减少创伤、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0月应用CT定位+椎间孔镜治疗的300例此类患者,将所有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输入GE-AW4.3影像后处理系统工作站,利用其同步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手术节段的骨化组织和椎间盘突出做多方位察测和分类
目的 采用先进的3D生物打印技术对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优化,完全模拟正常关节骨-软骨的生理结构,同时使用 3D 打印喷涂技术, 将骨支架部分与软骨支架部分紧密结合起来,立体繁育结构有助于提高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在支架的附着及增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复合支架的机械力学性能,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发挥,对修复动物关节缺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 方法:3D打印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11例),依据其术前64层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3D打印原型制造,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分析与在3D打印模型的模拟内固定植入,测量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进钉方向以及进钉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并与术中实际使用情况对比。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注射于术膝关节周围组织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176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基于干细胞的骨再生研究对骨科许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重要,是国内外骨科领域的前沿课题。骨发育从间充质干细胞开始,历经祖细胞、前成骨细胞到成骨细胞,最终,大部分成骨细胞凋亡,少数被其分泌的胶原蛋白包埋、继续分化为发育终端的骨细胞(osteocyte)。
目的 探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对32例青年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前置钢板内固定术,并与同时期34例青年锁骨骨折上置钢板内固定患者作对照组,术中对较大骨折块以拉力螺钉固定、较小骨块以粗丝线固定。
会议
目的:探讨保留跟骨撬拨针切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5年5月间4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X线片表现分类的Essex一Lopresti分类法(1952),分为波及与未波及距下关节面二类。
目的:对国人经第1第2骶椎骶髂螺钉(sacral alar iliac screw, SAI screw)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比较S1AI和S2AI螺钉钉道解剖参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