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化合物和有机磷酸酯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转运与转化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以及有机磷酸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普遍存在,两大类物质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系统研究了全氟烷基酸(PFAAs)、典型全氟辛磺酸(PFOS)的前体物质PFOSA、全氟膦酸化合物PFPiAs 以及有机磷酸酯(OPEs)植物小麦中的富集、转运和降解。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开展了不同水化学特性下重金属Cu对苔草根系影响的研究,更具体地,探索了Ca2+、Mg2+、Na+、K+等单因子添加剂与Cu2+协同作用时对苔草根系的影响规律。
蛋白类物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气溶胶组分。蛋白类物质可改变生物气溶胶组成,影响其大气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改变其环境与健康效应。作为一类重要含氮有机物,气溶胶蛋白类物质的迁移和沉降可对全球氮循环造成重要的影响。
重金属是一类难于控制的污染物,具有毒性大、潜伏期长,且能沿食物链富集等特点。如何有效地减少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缓解其对人体、生物和生态环境危害,是当今环境领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中国西南地区Pb-Zn资源丰富,多年来粗放式的开采导致地区重金属污染严重。重金属通过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水灌溉、大气沉降、雨水冲蚀和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重金属在农田土壤中的长期积累,严重威胁粮食作物的质量和人体健康。
饮马河流域处于东北黑土带核心区,流经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国家主要商品粮基地,受工农业污染影响,该流域存在着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特别是Cu(Ⅱ)、Pb(Ⅱ)、Cd(Ⅱ)和Ni(Ⅱ)等重金属,其赋存含量均高于环境背景值,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1]。
我国土壤普查显示耕地重金属的点位超标率为20%,但来源不清。华北大气污染严重,但污染物的去向不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不得而知。
大气细颗粒汞(PBM2.5,颗粒粒径≤ 2.5 μm)一般占颗粒态汞(PBM)的50%-80%[1,2],其大气浓度通常与PM2.5 含量呈正相关.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是一种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大量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广泛存在于室内降尘和大气中。本研究以100 个普通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住宅空气、灰尘以及成员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及其代谢物,从内外暴露两个方面明晰室内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暴露的贡献。
抗生素药物残留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有效去除这类污染物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因其每年的全球销售和治疗的多功能性而成为最重要的抗生素类别之一。它们是合成产生的抗生素,对广泛的致病性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