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中心区高铁站周边地区更新研究--以重庆西站为例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fhkjthre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重大枢纽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是众多城市推进城市提升的主要做法之一.本文通过位于重庆主城区核心地带的重庆西站为案例,首先通过文献、案例的解读明确划定重点研究范围;其次分析现状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需要落实的三个核心任务;再次以高铁站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一般规律为基础,结合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提出目标定位和功能内涵;最后文章以城市双修为抓手,提出空间优化、功能完善、特色彰显、交通支撑的具体策略与措施,重塑高铁站区活力,构建"城景融合""产城融合"的大都市魅力地区.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很多城市已经实现了多个高铁站点的布局,即高铁"一城多站"现象,然而这一布局模式也导致了诸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如选址不合理、客流稀少以及可达性差等.鉴于国内外对于这一现象研究存在较大空白,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开展具体研究.首先,通过高铁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分析,总结出了长三角高铁"一城多站"背景下的4种高铁线型与站点的空间关系模式.其次,针对这4种空间关系模式和未来高
本文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与渐进型城市化战略视角探讨了乡村振兴与两者的基础理论、联动机制,提出振兴路径以及政策设计重点.结果表明:①中国在渐进制度改革下已进入"双重转型"时期,"发展转型"与"制度转型"的焦点均在下一步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特殊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形成的渐进型城市化改变了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发展趋势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自然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②城乡一体化转型
针对小城市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发展中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人文发展等方面出现的交通拥堵、文化遗失、环境恶化、设施不足、违法建设等城市问题,本文以"城市双修"理念为基础,以湖南省宁远县城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两个方面,构建环境治理、空间重构、形象提升和智慧建设四大工程,涵盖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山体修复、废弃地再利用、道路畅通、违法建筑拆除、历史文化保护、环境美化、公共空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环淀山湖地区作为江浙沪唯一的三省交界区域,能够在推动区域更高质量协同发展中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本文聚焦环淀山湖地区,在研判其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化、产业、设施和制度等方面详细梳理区域的发展优势与不足之处,并通过生态共治、文化共塑、产业共荣、设施共享和事务共管等五大策略来重点探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的新
关中黄土塬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存了众多传统村落,这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建筑形式、乡风民俗、宗教信仰等信息,其空间形态便是上述因素在空间上的投影.本文首先概述了黄土塬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土塬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成因和特征;并以该区域代表性村落柏社村为例,总结出黄土塬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普遍特征,以期为以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延续提供相关参考.
传统建造技艺作为古村非物质文化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传统建造技艺传承与古村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值得研究.本文基于传统建造技艺传承的视角,分析了传统建造技艺传承下古村保护的特点,结合特点深入剖析核心保护内容,并结合该视角下古村的现状保护困境,提出了文化载体科学修复、文化遗产"精准"保护和文化特色适度开发三方面的规划策略.并在武汉市翁杨冲古村的保护规划上加以实践应用,旨在为古村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传统铁路外移,而遗留在城市中的废弃铁路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大连市机床厂铁路专用线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形态角度,运用空间句法量化理论从整合度、连接值、可理解度三方面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得出其可达性不高,开放性及渗透性较弱、空间感知较差的结论.并提出优化废弃铁路空间路网体系与功能布局,以期提升废弃铁路的空间活力.
交界地区由于处于城市的边缘位置,其发展尤其是生态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且普遍存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交界地区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发展理应成为各方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镇江宝下高地区为例,针对其生态要素损毁严重、生态资源与周边地区较为同质、生态资源利用和品牌转化度不高等劣势问题,充分利用其沟通宁镇、山水相
专业批发市场是广州"千年商都"的核心空间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依托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体系和交通网络,演化出第一代以临街临市的"露天市场"、第二代拥有简易空间结构的"棚户式市场"、第三代拥有独立完整的"店铺市场",到第四代拥有垂直空间的"综合市场"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近千家,成为广州经济发展中坚力量,而随着客货流的增加和城市用地的紧张,专业批发市场用地低效与交通拥堵等发展问题凸显,在广州市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街道设计主要以机动车为主导,标准化的技术主义街道设计范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对街道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提升[1].街道设计的内涵与使用方式被重新定义.在欧美发达城市基本都编制了城市街道设计手册,用来指导城市的设计及建造,引导大众对街道空间的关注,亚洲部分城市也编制了街道设计手册,比如中国香港、阿布扎比等城市,中国内地却只有上海在2016年7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