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学、有效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网提高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试论当前地震监测台网的三大弊病与三点建议

来源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b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预报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科学。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地震前兆监测台网存在的主要弊病:信息传播均匀扩散的传统理念、“守株待兔、定点设防”式的台网格局、忽视短临信息特点的观侧内容与方式。给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科学有效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的建议:用捕捉地震信息尤其短临信息能力强弱作为评价台网优劣的唯一标准;大力建设以捕捉短临前兆信息为目标的应急流动台网;以动、静结合机动灵活的地震观测系统,来落实“场的演变动态监测与源的过程追踪”科学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近代历史,并由此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综合国内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进程和现状,从大尺度、中尺度
  在简要分析了地震预测面临的主要科学难点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推进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战略对策,认为地震预测研究需要长期攻关,需要有长期的稳定的支持计划。目前推进地震预
  In our country,generally it is difficult for government or any public organization to arrange fund for any development activity,so this BOT type project are
会议
  对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地位及目前的地震预测水平进行了简单讨论,指出了影响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进一步深入的一些人为影响因素,并提出在现有科技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验
会议
  对地下流体科学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基于先进观测技术的可靠观测资料是提高地震地下流体理论研究水平的关键。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
  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在地壳形变-地球自转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静寂地震、前驱波三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并分析了这三项研究发现在地震前兆异常机理认识中的作
会议
  为探索Ms≥5.0级破坏性地震的短期临震预测问题,作者从1973年起潜心研究此问题,并于1975年5月正式提出:在震前一个月之内,将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
会议
  A new asphalt rubber,named terminal blend rubberized asphalt,which has high storage stability and viscosity was studied.The laboratory research showed that
会议
  通过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过程的回顾,结合国内外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进展,提出了发展中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建议:具有中国特色的“长、中、短、临”的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会议
  地震预报作为最典型的复杂系统,需要转变科学思维模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结合现代科技,全方位寻找地震信息。指出一些中国科学家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结合方面,已得到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