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对小鼠肾脏损伤的初步研究

来源 :湖南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引起的肾脏组织细胞的损伤,为防制三聚氰胺对动物危害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体重20~30g。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染毒组采取隔天灌胃方式,三聚氰胺单独组50mg/kg·bw,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等量混合)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50mg/kg·bw,50mg/kg·bw,10mg/kg·bw灌胃,持续30d。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学。 结果: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能引起明显的肾脏损伤,呈剂量相关性。表现为BUN和CRE升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明显肾小管损害。 结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的混合物能引起明显的肾脏组织损伤。
其他文献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鸡粪和菊花渣工厂化好氧堆肥过程中重要理化指标进行了速测分析研究。采集堆肥过程样品148 份,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含水率、酸碱度、电导率、挥发性固体、总碳、总氮和碳氮比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测定鸡粪和菊花渣工厂化堆肥过程含水率、挥发性固体和总碳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度;也可测定总氮含量,但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酸碱度和电导率
显微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无损、无污染等诸多特点,近年来在石油化工、医药卫生、司法鉴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显微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问题,结合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和显微近红外技术原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就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对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随着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软硬件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饲料
将视觉信息和其他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为农业机械提供准确、可靠的位置信息,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改进的电瓶车为研究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RTD GPS 和CCD 摄像机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定位系统。在此系统中,RTD GPS 用来获取农机的绝对位置信息和行驶速度,CCD 摄像机用来获取农机的相对位置信息。在此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对上述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通过 Kalman 滤波器进行融合,为车辆提供精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现阶段农村信息化发展实际,提出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才三务”推进模式,对其概念、内涵、构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解决方案和推进应用入手进行了实践探讨,以期通过“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育、村级电子政务、村级电子商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开展,形成四位一体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模式,加快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
摄像头标定技术是农业机械视觉导航技术的关键环节,摄像头标定技术是利用二维平面图像中获取空间三维信息,标定结果的精度及算法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摄像机获取空间位置信息的准确性。本文分别采用TSAI 和张正友标定法对非结构环境下农业视觉导航中的摄像头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简单农业机械视觉导航环境中进行实验,取得了准确可靠实验结果。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改进的TSAI 两步法在农业机械
近红外光谱信息量大,采用全波段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复杂,通过波长变量筛选,可以简化模型,提高检测效率。应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筛选变量,建立猪肉pH 值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经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筛选的光谱变量缩减率超过50%;所选变量建立的模型校正集预测相关系数为0.888,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88;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8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56;比较经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筛选变量
本文以闻喜县后宫乡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压实地土壤的容重、紧实度、含水量以及渗水速率。结果表明:(1)与一般农田土壤相比,整理区土壤容重平均增高1.34 倍、紧实度平均高484 倍。(2)压实土壤的初始渗透速率为1.21mm/10min,稳渗速率为0.7 mm/10min,约相当于一般农田土壤的16[%]和28[%]。这些物理性状表明土地整理区内土壤压实程度非常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表土资源是多年形成的熟化土壤,其有机质含量、种子库密度等对于矿区土壤恢复和植被重建极为重要。本文以内蒙古伊敏露天矿为例,针对露天矿开采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地表破坏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表土剥离与存放措施,保护珍贵熟土资源,从而确保土地复垦工程的顺利进行。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了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前后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内部分子结构已从尾端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辐照处理后,淀粉的晶型未发生变化,但结晶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为偏光十字数量逐渐减少、特征峰强度的下降以及结晶度的降低。
本文以红薯酒糟为原料,采用自制小型沼气发酵装置进行厌氧发酵试验。试验活性污泥接种量为30[%](V/V),采用30℃、35℃、40℃、45℃四个温度水平。结果表明,30℃、35℃、40℃、45℃的产气率分别为70.94mL/g·TS、24.42mL/g·TS、49.70mL/g·TS、74.19mL/g·TS;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的降低率分别为32.6